[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建筑模板早拆及快拆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616970.4 | 申请日: | 2014-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8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单宏伟;赵琪;郑孝旭;王林;谷锐;黄劲超;邓同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1/48 | 分类号: | E04G11/48;E04G5/06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张作林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建筑 模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混凝土成型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实现建筑模板早拆及快拆的装置。主要用于大体量建筑用模板早拆及快拆,以缩短模板周转时间,提高模板使用效率。
背景技术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随着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大体量建筑物数量越来越多。质量、工期、成本等是一个工程的关键参数,材料占据成本的很大部分比例。如何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一次性材料的投入,以及提高施工效率是成本及工期控制的重要措施。
传统支模架体系用在大体量建筑中材料一次性投入量大,且要等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同时拆除,材料积压时间长,周转慢且浪费严重。
根据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快的规律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2002规定,板底模、模板跨度≤2.0m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方可拆模。也就是说,将梁、板和拱的跨度减小到2米以内,其结构内应力亦相应减小,则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可以降低,拆模时间可以提前。模板早拆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在施工阶段把结构跨度人为的划小,降低其内力,使模板能够早拆,而结构的安全度又不受影响,以达到模板早拆应有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支模架体系包括立杆装置及模板装置,立杆装置具有两大作用,一是直接顶托其上的混凝土构件,二是支撑模板。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支撑模板,在相邻立杆装置间固定架设横杆,横杆之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木枋及模板。因为立杆装置是不能早拆的,必须按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达到大于50%混凝土强度。因此,为了实现上述模板早拆及快拆,必须实现在不拆卸立杆装置情况下将横杆拆卸下来。而现有技术是不能实现在不拆卸立杆装置情况下将横杆拆卸下来的,因为横杆与立杆装置固定连接,只有当立杆装置拆掉之后,支撑木枋及模板的横杆才能拆卸下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实现在不拆卸立杆装置情况下将横杆拆卸下来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现建筑模板早拆及快拆的装置。该装置能实现在不拆卸立杆装置情况下将横杆拆卸下来,实现建筑模板早拆及快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实现建筑模板早拆及快拆的装置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实现建筑模板早拆及快拆的装置,包括制有外螺牙的立杆、制有内螺牙的起支撑及调节高度作用的支撑筒体、以及起支撑及滑落作用的长形环,支撑筒体与立杆旋接,支撑筒体能沿立杆升降;在支撑筒体的外壁上制有一对定位槽,一对定位槽以支撑筒体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长形环具有一上下洞穿的主要起滑移作用的滑落孔及上下洞穿的起支撑作用的定位孔,滑落孔与定位孔串通成为整体的长形环;滑落孔的直径大于支撑筒体外壁的直径,定位孔的形状及尺寸与支撑筒体的定位槽的形状及尺寸匹配;支撑筒体的定位槽与定位孔形成卡嵌定位配合,支撑筒体的定位槽卡嵌于定位孔中,致使长形环被支撑筒体支撑;定位孔还能沿定位槽移动并移动出定位槽,致使支撑筒体进入滑落孔,并使长形环失去支撑而下落。
对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还包括连接横杆配合装置,连接横杆配合装置为筒状体,连接横杆配合装置套贯于立杆的上端,且立杆的上端从连接横杆配合装置的筒状体伸出,连接横杆配合装置上还制有连接横杆装置;连接横杆配合装置被支撑于长形环上。
对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连接横杆装置为连接扣,连接扣为从连接横杆配合装置的筒状体外壁沿径向伸出的环扣。
对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横杆为支撑模板的空心杆状件。
对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横杆的两端制有与所述连接扣插卡的凸钉,凸钉的长度方向顺着所述横杆的径向;在所述横杆的两端形成与所述连接横杆配合装置的筒状体配合的弧形配合面。
对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立杆的上端配装顶托混凝土结构的顶托。
对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立杆的下端配装带内螺牙的底座筒,立杆的下端与底座筒旋接,旋转底座筒,能调节立杆的上升高度;底座筒外壁制有沿径向伸出的便于旋动底座筒之施力臂。
对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支撑筒体外壁制有沿径向伸出的便于旋动支撑筒体之施力臂。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支拆快捷,工作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169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柔性滑膜平台的混凝土布料机
- 下一篇:一种脚手架安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