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PET热收缩改性共聚酯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05114.9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7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汪少朋;甘胜华;李红彬;吴宝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20 | 分类号: | C08G63/20;C08G63/183;C08G63/7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肖爱华 |
地址: | 20054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pet 收缩 改性 聚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合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PET热收缩改性共聚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由于其良好的机械性能、成型加工性能,在纤维、树脂、薄膜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是世界上最重要、最大用量的合成材料之一。
热收缩膜用聚酯是国外近几年开发的一种新型PET改性共聚酯,用它制成的单向拉伸热收缩膜具有单向收缩性能和优异的印刷性能,不仅可以防止印刷图案的异常变形,而且能很好地体现产品的外观特点,非常适用于制作目前国际流行的各种套管式收缩标签。
聚酯热收缩膜在用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的外标签时,可与瓶体一起回收和再生,免去了采用聚氯乙烯(PVC)热收缩膜标签时所需的将标签膜从PET瓶体上剥离的工序,回收方便,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避免了PVC降解产物对设备材质的腐蚀。
随着中国塑料包装工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果汁、汽水等饮料大多采用综合性能优良、有较好阻隔性能、无毒无味的PET塑料瓶进行包装,其用量十分可观。据统计,目前全国PET饮料瓶用量至少达25万吨以上,与之配套的收缩标签薄膜用量则可达2~3万吨。
目前,国内热收缩膜市场基本还是由PVC一统天下。而广泛用作收缩标签的聚氯乙烯热收缩薄膜因环保原因被限制使用。欧盟国家及日本等已禁止使用PVC收缩薄膜作为食品包装材料,而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中国加入WTO,对外贸易不断扩大,为了提高出口商品的形象和价值,国内广泛使用的PVC热收缩薄膜标签必将被聚酯热收缩薄膜等较高档的包装材料所代替。
美国Eastman化学公司开发的以环己烷、二甲醇为改性单体的共聚酯薄膜热收缩性可达60%以上,其产品PETG在国外已商品化,但成品和单体的价格都比较昂贵。由于添加的改性单体分子量较大,在聚合过程中空间位阻加大,对聚合过程造成困难,产品特性粘度低,生产成本升高。
因此,为满足聚酯膜市场的需要,同时也打破国外技术的垄断局面,开发一种可生产性能良好、品质稳定且经济可行的热收缩改性共聚酯的技术显得极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PET热收缩改性共聚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便,经济可行,得到的PET改性共聚酯产品热收缩性好,特性粘度高,色相好,品质均一。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PET热收缩改性共聚酯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原料乙二醇与一种或几种二元酸直接混合或配制成浆料;
(2)将上述混合物或浆料加入到酯化釜内(可根据需要加入酯化反应所需的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得到酯化物;
(3)所述酯化物,根据需要加入催化剂和/或添加一种或几种二元醇后,进入第一缩聚釜,在压力为绝压1000Pa~10000Pa的情况下进行预缩聚反应,脱出副产物,得到预聚物;
(4)所述预聚物进入第二缩聚釜,在压力为绝压10Pa~500Pa的情况下进行缩合聚合反应,脱出副产物,得到的共聚酯产品切片;
所述步骤(1)中混合物或浆料的醇酸摩尔比为1.1~2.0:1;所述的二元酸为丁二酸、己二酸、芳香族二羧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二元酸优选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
所述步骤(2)中酯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90℃~270℃,压力为绝压101kPa~190kPa,反应时间为1.5h~6h。
所述步骤(3)中添加的二元醇为乙二醇、二甘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步骤(3)中添加的二元醇与步骤(1)中的原料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9。
所述步骤(3)中预缩聚反应的反应温度为245℃~285℃,反应时间为0.5h~1.5h。
所述步骤(4)中缩合聚合反应的反应温度为245℃~285℃,反应时间为2h~8h。
所述酯化物的酯化率为92%以上。
所述步骤(3)中加入的催化剂为钛系催化剂或/和锑系催化剂;该催化剂为乙二醇钛、钛酸四甲酯、钛酸四乙酯、钛酸四丙酯酷、钛酸四异丙酯、钛酸四丁酯、乙二醇锑、三氧化二锑、三醋酸锑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催化剂的加入量以钛化合物或/和锑化合物在对原料二元酸和二元醇总重量中的含量计算,为10ppm~1000pp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51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