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凹凸棒土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95587.5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1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贤;陈培海;张焕芝;徐芬;陈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5/06 | 分类号: | C09K5/06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滕杰锋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凹凸 棒土基 复合 相变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科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凹凸棒土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相变储能是一定条件下材料发生相态间变化(一般指固液两种相态间变化)所引发的能量吸收或释放,从而使材料具有热能存储和温度调节的功能。与一般的保温材料相比,相变储能材料具有体积小、热效率高、储能密度大等优良特点。
应用较多的相变材料,具有相变焓高、无毒、无腐蚀性、廉价易得等优点,但其在固-液相变过程中存在易泄漏的缺陷,而有机相变材料则存在固有的热稳定性、导热性能差的缺陷。
通常,选择以吸附性能好的多孔材料作为支撑材料,将相变材料吸附在其孔道结构中,利用其孔道的毛细吸附性能,达到防治相变材料泄露的目的。获得相变焓高、无毒、无腐蚀性、不泄漏、廉价易得且热稳定性、导热性能好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是本领域相关人员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现状,本发明提供一种凹凸棒土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凹凸棒土材料对相变焓较高的相变材料进行吸附定形,通过真空浸渍技术加强相变材料与多孔材料的吸附作用力,增强其热稳定性,提高其综合性能。本发明制备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还具有相变焓高、热循环性好、不泄漏、成本低廉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工业余热回收,太阳能利用,建筑节能等领域。
下面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凹凸棒土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由25-50wt﹪的相变材料和50-75wt﹪的凹凸棒土复合而成;所述相变材料是长链脂肪酸、多元醇、石蜡、正十六烷、正十八烷、正二十烷或无机水合盐。
一种凹凸棒土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干燥后的凹凸棒土与相变材料按照比例充分混合均匀;(2)将前步骤得到的混合物置于真空环境下加热并充分搅拌,促进凹凸棒土对相变材料的吸附;(3)将混合物从真空环境下移出,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凹凸棒土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
附图说明
图1a-图1e中是不同比例的正十八烷-凹凸棒土复合相变材料SEM照片;
图2中是不同比例的正十八烷-凹凸棒土复合相变材料融化DSC曲线;
图3中是正十八烷-凹凸棒土复合相变材料20次DSC循环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洁净干燥的25ml烧杯,加入6g凹凸棒土粉末,在100 oC烘箱中干燥30分钟;称量2g相变材料加入烧杯,超声分散10 min,使相变材料与凹凸棒土混合均匀;将混合样品放入45℃真空烘箱,抽真空8小时;期间每隔2小时用玻璃棒均匀搅拌烧杯中的样品,促进凹凸棒土对相变材料的充分吸附;取出样品,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所制备的凹凸棒土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所得复合定形相变储热材料的相变温度为29.4℃,相变潜热值为28.2 J/g;该实施例的SEM照片和DSC测试结果分别如图1a、图2a所示。
实施例2:
取洁净干燥的25ml烧杯,加入6g凹凸棒土粉末,在100 oC烘箱中干燥30分钟;称量3g相变材料加入烧杯,超声分散10 min,使相变材料与凹凸棒土混合均匀;将混合样品放入45℃真空烘箱,抽真空8小时。期间每隔2小时用玻璃棒均匀搅拌烧杯中的样品,促进凹凸棒土对相变材料的充分吸附;取出样品,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所制备的凹凸棒土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所得复合定形相变储热材料的相变温度为29.8℃,相变潜热值为54.7 J/g;该实施例的SEM照片和DSC测试结果分别如图1b、图2b所示。
实施例3:
取洁净干燥的25ml烧杯,加入6g凹凸棒土粉末,在100 oC烘箱中干燥30分钟;称量4g相变材料加入烧杯,超声分散10 min,使相变材料与凹凸棒土混合均匀;将混合样品放入45℃真空烘箱,抽真空8小时。期间每隔2小时用玻璃棒均匀搅拌烧杯中的样品,促进凹凸棒土对相变材料的充分吸附;取出样品,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所制备的凹凸棒土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所得复合定形相变储热材料的相变温度为29.4℃,相变潜热值为77.6J/g;该实施例的SEM照片和DSC测试结果分别如图1c、图2c所示。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55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合低渗透油田污水回注深度调剖剂
- 下一篇:刮板机驱动链轮齿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