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细Al2O3弥散强化铜材料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95553.6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4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陆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华陆化工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5 | 分类号: | C22C1/05;C22C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贾苗苗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l sub 弥散 强化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超细Al2O3弥散强化铜具有高强度、高导电率和高导热率,而且在高温长期工作条件下其各项性能均改变较少,即材料的高温热稳定性好,可广泛用于制造电阻焊电极、引线、整流子、继电器铜片等冶金工业和电子工业领域,弥散强化铜制备的关键是如何向铜基中引入弥散分布的Al2O3颗粒,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内氧化法,但内氧化法工艺过程中反应所需的氧含量难以控制,且生产成本昂贵,其它如机械混合法、共沉积法和硝酸盐熔化法制备的Al2O3弥散强化铜,其Al2O3颗粒一般比较大(大于2μm),从而影响其优越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程容易控制、成本低、成品中Al2O3颗粒尺寸小、高温热稳定性好多的超细Al2O3弥散强化铜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超细Al2O3弥散强化铜材料制备方法,取Al(NO3)3加入蒸馏水制得硝酸铝水溶液,将氨水加入剧烈搅拌的硝酸铝水溶液中至pH=9,得到乳白色Al(OH)3溶胶,将铜粉缓慢加入溶胶,搅拌、静置、过滤,得到铜与氢氧化铝湿凝胶的混合物,将该混合物放入球磨机中进行湿粉球磨处理,在室温下干燥24h后将其装入石墨模具中进行热压烧结,烧结温度950℃,压力45MPa,保温2h,再进行冷锻压,锻压比1:1,最后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900℃,得到成品。
所述氨水加入硝酸铝水溶液过程中加入胶体分散剂聚乙烯。
所述湿粉球磨时间为4~5h。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过程容易控制、成本低、成品中Al2O3含量为2.7%,退火后材料中Al2O3的平均颗粒尺寸为0.1μm,颗粒间距0.3μm,达到超细化的水平,退火后性能变化很少,具有很好的高温热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本发明所述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和热压烧结相结合的制备方法,取Al(NO3)3加入蒸馏水制得硝酸铝水溶液,将氨水加入剧烈搅拌的硝酸铝水溶液中至pH=9,相当于2.7%(体积分数)的Al2O3,为防止胶体粒子的凝聚,加入胶体分散剂聚乙烯醇,反应为Al(NO3)3+3NH4OH—Al(OH)3+3NH4NO3,得到乳白色Al(OH)3溶胶,将铜粉缓慢加入溶胶(纯度99.3%,粒度小于56μm),搅拌、静置、过滤,得到铜与氢氧化铝湿凝胶的混合物,将该混合物放入球磨机中进行湿粉球磨4~5h,在室温下干燥24h后将其装入石墨模具中进行热压烧结,烧结温度950℃,压力45MPa,保温2h,冷加工采用冷锻压,锻压比1:1,最后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900℃,得到成品。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成品的物相形貌,Al2O3颗粒细且均匀分布,退火后颗粒并未长大,基体铜未出现再结晶,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成品中Al2O3含量为2.7%,退火后Al2O3的平均颗粒尺寸为0.1μm,颗粒间距0.3μm,达到超细化的水晶,退火后材料性能变化很少,具有很好的高温热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制备方法过程容易控制、成本低,制备的超细Al2O3弥散强化铜,其Al2O3颗粒尺寸小,退火后材料性能变化很少,具有很好的高温热稳定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华陆化工环保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华陆化工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55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