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环保型热熔标线涂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95249.1 | 申请日: | 2014-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2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旺;陶钧实;赵庭婕;黄雅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7/06 | 分类号: | C09D7/06;C09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李富华 |
地址: | 11000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环保 型热熔 标线 涂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熔道路标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节能环保型热熔标线涂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道路标线涂料分三种,常温溶剂型、水溶型和热熔型。目前国外大多数国家已经把热熔型涂料作为主要道路标线涂料使用。由于中国道路标线的使用和涂料的开发比较晚,我国目前所使用的大多数还是水溶型和常温溶剂型涂料。水溶型涂料虽然以水作为溶剂,大量节省资源,对空气污染小,但其对设备和路面的要求高,对施工环境要求严格,耐水性差。而常温溶剂型涂料虽然对施工环境要求不是特别严格,但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高成本问题。所以,就目前我国而言,仅仅依靠水溶型涂料和常温溶剂型涂料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现代化交通建设和道路发展的需要。因此,热熔型涂料的开发在我国目前显得尤为重要。
热熔型道路标线涂料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欧洲开发成功的,60年代后期在世界上逐渐得到推广和使用,成为主要的标线涂料。虽然发展历史并不长,但发展到今天,国外发达国家对热熔涂料的研究依旧领先于中国,对热熔型涂料的使用也逐步增多。目前,中国逐渐意识到水溶型涂料和溶剂型涂料的劣势,并开始了对热熔型涂料的研究。我国热熔型涂料经历了探索性研究之后,发展迅猛,目前已应用于上百个城市。1990年国家将热熔型涂料正式定为道路安全标线涂料。由此可见,热熔型涂料在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可谓是越来越重要。
就目前我国所使用的热熔型道路标线涂料而言,主要成本在于树脂。虽然相对于水溶型涂料和常温溶剂型涂料已经大大降低成本,但C5树脂的高成本依旧困扰着生产制造商。目前我国使用的热熔型道路标线涂料,每一吨原料中添加120kg树脂,约人民币1800元,成本相当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低成本热熔型涂料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国内热熔型涂料市场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热熔道路标线涂料的制备方法,制备节能环保型热熔道路标线涂料的步骤如下:
1)按照质量比称取100-120份重钙粉,125-130份200目石英砂,3-4份钛白粉,2.5-3.5份PE蜡,搅拌均匀;
2)向步骤1)中加入C5树脂、EVA树脂和环氧树脂共30-25份,其质量比为7:2:1;
3)取3-6份复合流平剂加入向步骤2)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
4)将步骤3)混合物加热3-6分钟,不停搅拌,使其温度达到180℃-220℃,待其由粉末状转变为液体状后倒出,室温下冷却2-3分钟即得到产品。
所述复合流平剂为按质量比称取环氧大豆油0.5-1份,偏苯三酸三辛酯2.5-3份,硬脂酸钙0.5-1份,混合均匀得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一种复合型流平剂,明显改善了涂料硬度、性质,与目前市面上常用的热熔型标线涂料和水溶型标线涂料相比,本发明在不降低涂料各方面性能的情况下,通过调整流平剂的成分及性质,达到降低树脂的目的,将树脂的用量控制在每吨90kg左右;约人民币1300元,每吨原料节省500元人民币,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与常温溶剂型涂料相比,该产品软化点位102℃,较传统配方的99℃有所提高,抗压强度为24MPa,较传统配方的20MPa也有所提高。节约了能源,保护了环境,符合我国当前发展趋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热熔道路标线涂料的制备方法,下面结合实施例予以说明。
实施例1
按照质量比, 取100份重钙粉,125份200目石英砂,3份钛白粉,2.5份PE蜡,搅拌均匀;向其中加入C5树脂、EVA树脂和环氧树脂共27份,其质量比为7:2:1,搅拌均匀;取5份复合流平剂加入其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加热4.6分钟,不停搅拌。使其温度达到210℃,待其由粉末状转变为液体状后倒出。室温下冷却2.3分钟即得到产品。
实施例2
按照质量比, 取110份重钙粉,128份200目石英砂,3.5份钛白粉,3份PE蜡,搅拌均匀;向其中加入C5树脂、EVA树脂和环氧树脂共24份,其质量比为7:2:1,搅拌均匀;取4.5份复合流平剂加入其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加热5分钟,不停搅拌,使其温度达到200℃,待其由粉末状转变为液体状后倒出,室温下冷却2.8分钟即得到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52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