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稀土料液的萃取除杂方法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87948.1 | 申请日: | 2014-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2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南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59/00 | 分类号: | C22B59/00;C22B3/26;C22B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王景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20 | 代理人: | 王景林;梁波 |
地址: | 330046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稀土 萃取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合稀土料液的萃取除杂方法与系统,其利用溶剂萃取的方法深度去除混合稀土料液的杂质元素铁、铝。
背景技术
在稀土分离行业,针对混合稀土原料,现采用盐酸溶解、水解除杂、水解渣重溶回收稀土的传统工艺溶解离子型混合稀土原料(氧化物或碳酸盐)。
该工艺操作繁杂、能耗高、过滤困难、稀土直收率低。
尤其是,杂质铝的去除不完全,随同稀土料液一同进入萃取体系,一方面直接影响各种分离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导致萃取过程容易产生乳化现象,从而影响设备处理能力。
在产品溶液中,铝含量的控制方法往往需用草酸沉淀法去除。另外,由于杂质元素铝的存在,稀土产品的后续加工也十分不利。
迄今为止,在稀土分离企业,一直未能解决这一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稀土料液的萃取除杂方法与系统,可在混合氯化稀土料液中去除铁、铝杂质。
为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合稀土料液的萃取除杂方法,其特征在于:
除杂前料液配制:酸度控制在0.15-0.25N,搅拌均匀,至少陈放48小时;
有机相配制:酸性萃取剂A浓度为0.5-0.7M;或者,20%萃取剂A、20%辅助试剂B、60%磺化煤油;
稀土料液萃取除铁、铝:操作过程在搅拌桶中完成,搅拌均匀,并有一定的搅拌强度;萃取除杂相比(有机相/料液):1-3/1,根据混合稀土原料中铁、铝含量决定(铁、铝含量越高,相比越大),反应温度25℃(最好大于25℃);边搅拌边加入按计算值确定的固体皂化剂碳酸氢铵;用固体给料机在8小时内均匀加完计算量的碳酸氢铵;加完后继续搅拌60分钟,澄清8小时;除杂后水相用过滤器过滤。
优选地,在盐酸溶解及过滤步骤,将混合稀土碳酸盐或氧化物盐酸溶解完全到酸度0.2N,趁热过滤除机械杂物;滤好的稀土溶液转移到储液桶待配料(优选保温在40℃以上)。
优选地,在稀土料液配制步骤,将酸度0.15-0.25N的酸溶好的稀土料液加交换盐酸,根据储液桶的有效体积V料,计算加入交换盐酸的体积V交;料液泵循环或搅拌均匀,取样化验稀土浓度、杂质铁、铝含量,然后,该桶配制好的料液存放48小时以上;加入交换盐酸的体积V交=V料*0.20/N交。
优选地,稀土料液萃取除铁、铝时将消耗的皂化剂碳酸氢铵用量为以下三项之和:中和料液中过量的H+所消耗的碳酸氢铵:料液体积(升)*0.20*0.079(kg);中和萃取铁离子时产生的H+所消耗的碳酸氢铵:料液体积(升)*料液中铁的含量(克/升)÷55.85*3*0.079(kg);中和萃取铝离子时产生的H+所消耗的碳酸氢铵:料液体积(升)*料液中铝的含量(克/升)÷27*3*0.079(kg),再选择过量30-40%。
优选地,在稀土料液萃取除铁、铝步骤,根据搅拌桶的有效体积在搅拌桶内加入配制好的并存放48小时以上的稀土料液和未皂化有机相,开动搅拌,用固体给料机在480分钟内均匀加完计算量的碳酸氢铵。
优选地,加完后,继续搅拌60分钟,澄清8小时,水相过滤后得到合格稀土料液;有机相集中用萃取槽连续反萃,空白有机相循环使用,反萃水相集中草酸沉淀回收稀土。
优选地,除完铁、铝后的稀土料液清澈,呈玫瑰红颜色,pH4.5-5,可直接进P507萃取体系进行萃取分离。
根据本发明,将稀土原料在常温下盐酸分解至酸度0.2N,过滤除去机械杂质,然后实施混合稀土料液的萃取除杂。除杂后,稀土料液中铁、铝含量均小于300mg/l;稀土直收率大于或等于97%,其余稀土与铁、铝一起,这部分稀土可以草酸沉淀回收。
根据本发明除杂,混合稀土氯化物溶液可达到以下指标:
1.稀土直收率:≥97%。(稀土直收率=合格料液稀土金属量/酸溶后除杂前稀土金属量×100%);
2.合格稀土料液中杂质含量(料液稀土浓度:1.3M):Fe<20mg/l,Al<300mg/l;
3.除杂过程中使用的试剂对后续萃取工序及产品质量没任何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合稀土料液的萃取除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879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