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塑料循环利用生产周转箱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71046.9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7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邹钢;左华江;吕星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麦可思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K13/06;C08K9/06;C08K9/04;C08K3/26;C08K3/36;C08K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塑料 循环 利用 生产 周转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旧塑料循环利用生产周转箱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制品具有质轻、防水、耐用、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等优点,在全世界应用广泛,消耗量逐年增长。而其废弃物的积累却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严重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若能实现塑料的有效循环利用,将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欧美一些国家已经积极介入塑料循环利用的研究。早在1988年,美国已经成立了固体废弃物处理协会,以促进塑料制品的再利用或安全掩埋。欧洲的塑料生产商也从其进入流通开始,考虑正常使用后的处理问题。如Basell公司与Fiat公司合作实施了“汽车回收利用方案”,仅在1993年就处理了25000辆汽车,产生约450T可回收塑料。国外在对塑料回收利用的持续研究中,在经济上获得了很大的收益。我国也逐步意识到,通过填埋、焚烧处理塑料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对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也成为关注的研究课题,如,CN 103613327A、CN 103601955A、CN 103159979A、CN 103234855A等都介绍了这方面的工作。但不同的应用领域对塑料制品的性能要求也不同,这就意味着需要针对某种特定的产品开发适合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国内现有的废旧塑料的处理,常采用填埋、焚烧等技术处理废弃塑料,这不仅造成了大量的环境问题,也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少部分塑料的回收利用,基本上都是采取物理筛选和清理的方式,由于塑料种类繁多,各种塑料性能存在较大差异,采用物理混合回收的方式难以分类加工,所以采用物理集合化学分类筛选方式,可根据不同种类及使用要求采用不同回收处理技术,从而实现废旧塑料高质量的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废旧塑料的高质量的回收利用的废旧塑料循环利用生产周转箱及其制备方法,本方法主要以聚丙烯(PP)的进行回收利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废旧塑料循环利用生产周转箱,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PP 60~95%,填充剂5~30%,偶联剂0.5~2%,白炭黑0.5~4%,增塑剂0.05~0.4%,石蜡0.05~0.4%,光稳定剂0.02~0.4%,色母粒0.5~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制造的周转箱,生产工艺简单,易于实现,且材料的机械性能及加工性能都达到要求;
(2)本发明以PP类废弃塑料为原料,成本低,经济效益好,且有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环境保护;
(3)本发明不会产生新的有毒有害物质,生产过程较为清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废旧塑料循环利用生产周转箱优选的包括以下质量百分百的原料:PP 70~95%,填充剂5~30%,偶联剂0.5~1.5%,白炭黑0.5~3%,增塑剂0.05~0.3%,石蜡0.05~0.3%,光稳定剂0.02~0.3%,色母粒0.8~3%。
进一步,所述填充剂包括碳酸钙、二氧化硅、滑石粉、沸石或蒙脱石等中的至少两种的混合。
进一步,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或钛酸酯偶联剂的其中一种。
进一步,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酯、脂肪族二元酸酯、磷酸酯、环氧化物、多元醇酯、多元醇酯或石油酯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上述的废旧塑料循环利用生产周转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称取填充剂加入搅拌机中,并在搅拌的同时加入预先配制好的偶联剂溶液;然后再加入白炭黑、增塑剂、石蜡、光稳定剂及色母粒,并搅拌混匀,得到混合物;
2)将PP经破碎机破碎,然后加入到步骤1)中得到的所述混合物中,并充分搅拌均匀,再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得到填充母粒;在
3)将步骤2)中制备好的填充母粒转移至注塑机中注塑成型,生产出所述周转箱。
进一步,在步骤1)中,所述搅拌机的搅拌速度为300r/min。
进一步,在步骤2)中,所述进行挤出造粒的温度为100~200oC。
进一步,在步骤3)中,所述注塑成型的温度为100~200oC。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麦可思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麦可思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10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