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还原型辅酶Ⅱ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70643.X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6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秦正红;孙玮;陈曹鑫;寇建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人本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7076 | 分类号: | A61K31/7076;A61P39/00;A23L1/2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型 辅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还原型辅酶Ⅱ的用途。
背景技术
疲劳是一种主观的不适感,主要表现为疲劳感、倦怠感,在进行长时间劳动、剧烈运动或长时间精神压力下会察觉到,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性保护反应,提示机体应该通过休息使机能恢复,从而避免对身体的进一步伤害。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常常不顾疲劳,仍然选择长时间工作。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损害人体的体力、体能,身体失衡,使人难以从事或完成某些消耗体力较大或动作细腻、精巧的工作,从而使工作效率下降;另一方面,长期疲劳还会使人皮肤松弛,面色无华,呈现出未老先衰的征兆;长期疲劳得不到恢复,使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失调,甚至造成免疫低下,机体抵抗疾病的屏障被打破,使患者患病的几率增加。另外,长期心理压力、激素紊乱、免疫异常等,均是造成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主要诱因。超负荷的工作、过度的压力与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使人们常常感觉到疲劳感、倦怠感长时间难以恢复,使人们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人群中约有70%的人处于这一状态,其中又以中老年人高发。
基于此,需要找到抗疲劳物质来延缓长时间劳动、剧烈运动或过度精神压力下造成的疲劳发生,或使疲劳状态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以期使人们亚健康状态恢复正常或对疲劳综合征产生疗效。现有的抗疲劳药物主要以中药为主,特点是注重养生,消费者需长期服用,起效慢。
因此,提供一种新的抗疲劳药物具有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还原型辅酶Ⅱ的用途。试验结果表明,NADPH具有延长中年与老年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增加肝糖原储备,减少乳酸、尿素氮含量,具有用量小、安全、可注射、可口服等优点,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还原型辅酶Ⅱ(NADPH)在制备抗疲劳药物、保健品或食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研究显示,运动疲劳运动损伤的自由基学说指出,运动引起的自由基的产生是引起机体疲劳的重要因素。还原型辅酶Ⅱ(NADPH)在体内许多化学反应中起递氢体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NADPH可通过抗氧化作用来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其抗氧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含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另外还发现NADPH可参与线粒体供能、参与体内激素合成的功能,表明NADPH可能具有抗疲劳作用。
负重游泳是评价机体运动性疲劳的重要指标,游泳时间的长短可以反映动物运动疲劳的程度。体内储备的糖原是小鼠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机体剧烈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糖原,因此糖原储备也是评价机体抗疲劳的一个重要指标。乳酸在机体供能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糖酵解供能的最终产物,又是有氧代谢供能系统中的重要氧代谢基质,并且乳酸可在肝脏内通过糖的异生作用转变为葡萄糖供能。但是如果机体内产生过量的乳酸.会使肌肉中H+浓度上升.pH下降,进而引起一系列生化变化,就会引起疲劳。研究显示,尿素氮(BUN)的增加与机体对负荷适应能力呈负相关,机体BUN含量随运动负荷的增加而增加,所以BUN是较为理想、灵敏的疲劳指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抗疲劳为纠正亚健康状态或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纠正亚健康状态为增加肝糖原含量、增加全血乳酸含量或降低血浆尿素氮含量。
作为优选,本发明提供的还原型辅酶Ⅱ制备抗疲劳药物的用途中,所述药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将一定量NADPH溶于生理盐水或去离子水中,可以单独应用或与其它活性物质组成复合制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药物的剂型为口腔速溶药膜、口服液、饮料、片剂、胶囊、喷雾剂、注射剂或透皮吸收剂。经试验发现,还原型辅酶Ⅱ(NADPH)抗疲劳的特点不受剂型的影响,任何药物可接受的剂型均可达到相近的效果,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在此不作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药物的给药方式为每日1~3次,每次1~100mg还原型辅酶Ⅱ/kg动物体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药物的给药方式为注射或口服。任何药物可接受的给药方式均可达到相近的效果,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在此不作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人本药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人本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706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雏鹅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山奈酚在制备抗HCV感染药物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