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麦全蚀病防治的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67376.0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7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元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元刚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7/06;A01C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3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麦 全蚀病 防治 新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小麦全蚀病防治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全蚀病的病菌主要来源于残存在土壤里的带菌根茬以及混杂有病根、病茎、病叶鞘等残体的粪肥、种子三种途径。因此,控制病害必须做到保护无病区,封锁零星病区,压低老病区病情;因地制宜,实行轮作倒茬,增施有机肥、磷钾肥,选用耐病丰产品种,深翻倒土;辅助于药剂拌种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介绍一种小麦防病新技术,发明一种小麦全蚀病防治的新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麦全蚀病防治的新方法,其特殊之处是包括以下过程:
1、轮作倒茬,采用重病田大轮作,轻病田小换茬。
2、坚持五改,(1)改低茬收割为高茬收割全蚀病病菌侵染部位仅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5cm以下,(2)改常温沤肥为高温发酵灭菌沤肥,(3)改自留种为购良种,(4)改浅耕为深翻,(5)改单一施肥为配方施肥。
3、增施有机净化肥,麦田严禁施用未经高温处理土粪、麦糠、秸秆等,防止病菌随土粪扩散。
4、药剂处理,土壤处理播前可使用70%甲基托布津,每亩2~3kg加细土20~30kg均匀施入播种行间处理土壤。药剂拌种选用3%敌萎丹400~600ml拌种子100kg或2.5%适乐时200m1拌种子100kg有较好防效。灌根小麦返青期,施用蚀敌或消蚀灵每667m2100~1500ml对水150kg灌根。
技术效果
本发明方法效果是,采用上述新方法,可以实现小麦全蚀病的防治,这种方式不仅实用性强、操作简单,更有利于小麦全蚀病杜绝,有利于小麦生长及高产。
具体实施方式
1、轮作倒茬,全蚀病随寄主作物复种指数和连作次数的增加逐年加重,而与非寄主作物(如蔬菜、棉花葱蒜等)轮作1~2年的麦田(微博),病情明显减轻。采用重病田大轮作,轻病田小换茬。具体是重病田种植小麦1年以上,改种蔬菜、棉花、油菜等作物;轻病田小麦收获后,复种花生、大豆、葱、白菜、萝卜等非寄主作物。
2、坚持五改,(1)改低茬收割为高茬收割全蚀病病菌侵染部位仅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5cm以下。高茬收割可有效控制种子间残体带菌。收割后及时清除田间麦茬,集中处理;(2)改常温沤肥为高温发酵灭菌沤肥由于常温沤肥不能使病菌死亡,将大量病菌带入田间,扩大发病面积。而经高温发酵灭菌处理后的粪肥,病菌存活率为0。高温发酵灭菌方法:在“大暑”前后,把麦糠与水拌均,堆在平地上,堆高2~3m,长宽不限,表面加盖塑料(9920,-390.00,-3.78%)薄膜,经1~2天,堆温可达50℃以上,发酵3天后即可拆垛用于基肥,扒垛时,将四周及堆底半尺厚发酵温度不足40℃的麦糠扒开,重新堆积发酵。(3)改自留种为购良种麦田病麦与无病麦混合收割脱粒时,种子间夹带大量病体残屑。而正规种子生产部门生产的良种,经严格精选,无杂质,杜绝了病菌传播。 (4)改浅耕为深翻实践证明,深翻50~60cm可使小麦全蚀病白穗率降低80%以上,深翻后,需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5)改单一施肥为配方施肥合理搭配肥料,培肥地力,促进小麦健壮生长也是防治该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3、增施有机净化肥麦田严禁施用未经高温处理土粪、麦糠、秸秆等,防止病菌随土粪扩散。
4、药剂处理(1)土壤处理播前可使用70%甲基托布津每亩2~3kg加细土20~30kg均匀施入播种行间处理土壤。(2)药剂拌种可选用3%敌萎丹400~600ml拌种子100kg或2.5%适乐时200m1拌种子100kg有较好防效。 (3)灌根小麦返青期,施用蚀敌或消蚀灵每667m2100~1500ml对水150kg灌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元刚,未经李元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73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