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大部件对接用柔性支撑定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67094.0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9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彬;付景丽;肖鼎;李贤德;冯万喜;巩玉强;赵海升;张学振;马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5/00 | 分类号: | B64F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909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部件 对接 柔性 支撑 定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机大部件对接用柔性支撑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在飞机生产过程包括有大部件的对接,通常是机头、中机身、后机身和中央翼部件的;这些大部件的对接处都设对接接口(即工艺接头),共有16个。目前,国内现有传统的飞机大部件对接主要靠工装和工艺补偿来保证大部件的协调,在对接部位留有余量,采用吊装和牵引的方式进行对接,然后进行精加工,这种对接方法精度低、可靠性差、极易出现超差问题,致使造成无法逆转的水平测量参数;而且测量点比较多,总装生产线上工作平台比较大,如果采用常规的布置方法,会造成工作梯的遮挡,设置测量点会增加很多,如果设置地面上布置测量靶标点,影响路面上工作人员和设备通过,势必造成碰触、磕绊,不但存在安全隐患,还会造成精度下降,采用地面建立测量体系,精确度高,采用预埋结构安全、方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精确快速地实现机头、中机身、后机身三大部段和中央翼的对接,结构设计合理紧凑、安全,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创新理念和多元化方向,飞机部件移动精准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有利于飞机总装完毕后出站的飞机大部件对接用柔性支撑定位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飞机大部件对接用柔性支撑定位系统,包括有机头支撑装置、中机身柔性支撑装置、中央翼支撑装置和后机身柔性定位支撑装置;其中,
所述机头支撑装置设置在改造站位的机头对接工作区内,包括机头左支撑装置和机头右支撑装置;所述机头左支撑装置和机头右支撑装置均包括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设有可前后移动调节的移动平台;所述机头左支撑装置和机头右支撑装置的移动平台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柔性支撑器和第二柔性支撑器、第三柔性支撑器和第四柔性支撑器;
所述中机身柔性支撑装置设置在改造站位的中机身对接工作区内,包括中机身左前柔性支撑装置、中机身左后柔性支撑装置、中机身右前柔性支撑装置和中机身右后柔性支撑装置;所述中机身左前柔性支撑装置、中机身左后柔性支撑装置、中机身右前柔性支撑装置和中机身右后柔性支撑装置分别主要由横向导轨和移动安装座组成;所述移动安装座可左右移动地安装在横向导轨上,并设有升降平台;所述中机身左前柔性支撑装置、中机身左后柔性支撑装置、中机身右前柔性支撑装置和中机身右后柔性支撑装置的升降平台分别设有第五柔性支撑器、第六柔性支撑器、第七柔性支撑器和第八柔性支撑器;
所述中央翼支撑装置设置在改造站位的中机身对接工作区内,包括中央翼左支撑装置和中央翼右支撑装置;所述中央翼左支撑装置和中央翼右支撑装置均包括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有升降平台,所述中央翼左支撑装置和中央翼右支撑装置的升降平台上分别设有前后平排设置的第九柔性支撑器和第十柔性支撑器、第十一柔性支撑器和第十二柔性支撑器;
所述后机身柔性定位支撑装置设置在改造站位的后机身对接工作区内,包括后机身前柔性定位支撑装置和后机身后柔性定位支撑装置;所述后机身前柔性定位支撑装置和后机身后柔性定位支撑装置均包括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设有可左右移动调节的移动平台;所述后机身前柔性定位支撑装置和后机身后柔性定位支撑装置的移动平台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十三柔性支撑器和第十四柔性支撑器、第十五柔性支撑器和第十六柔性支撑器。
进一步地,所述机头左支撑装置与机头右支撑装置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中机身左前柔性支撑装置与中机身右前柔性支撑装置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中机身左后柔性支撑装置与中机身右后柔性支撑装置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中央翼左支撑装置与中央翼右支撑装置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后机身前柔性定位支撑装置和后机身后柔性定位支撑装置的中心线与飞机纵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机头左支撑装置和机头右支撑装置的支撑底座的底部设有滚轮,前后两端还设有升降支撑脚;所述后机身前柔性定位支撑装置和后机身后柔性定位支撑装置的支撑底座的底部设有滚轮,左右两端还设有升降支撑脚。
进一步地,所述机头左支撑装置和机头右支撑装置的升降支撑脚主要由升降气缸和支撑脚组成;所述升降气缸安装在支撑底座上,且其伸缩杆朝下,末端设有支撑脚;所述后机身前柔性定位支撑装置和后机身后柔性定位支撑装置的升降支撑脚主要由升降气缸和支撑脚组成;所述升降气缸安装在支撑底座上,且其伸缩杆朝下,末端设有支撑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70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