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轴承外圈锻件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66125.0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5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沈润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清恒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58 | 分类号: | F16C33/58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32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轴承 外圈 锻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轴承外圈锻件。
背景技术
轴承是机械工程或汽车中应用最广的部件之一,大部分轴承主要包括外圈、滚动体、保持架、内圈组成,外圈通常在轴承座内或机械部件壳体内起支承作用,常见的轴承外圈多由外圈锻件经过精车加工而成,所以外圈锻件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加工后的成品外圈的质量。但是常见的外圈锻件存在着:定位性能差,后续加工不便,不易加工等问题。除此之外,现有的外圈锻件通常之间将轴承内圈孔或滚道孔在锻造时就进行成型,造成外圈的配适性降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车用轴承外圈锻件[申请号:201410280483.5],它包括锻件本体、第一锥形盲孔、第二锥形盲孔、盘状体、第一弧形过渡部、第二弧形过渡部、第一锥形筒体、三角盘、第二锥形筒体、第一柱形盲孔与第二柱形盲孔,且第一柱形盲孔底部设有第一半球形储油槽,第一半球形储油槽连接有第一进油通道,第二柱形盲孔底部设有第二半球形储油槽,第二半球形储油槽连接有第二进油通道,第一进油通道与第二进油通道呈V形分布设置且第一进油通道与第二进油通道均和进油孔相连通。
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但是该方案的未能彻底解决加工定位精确,便于后期加工的技术问题,造成后续加工工序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易于制作且定位性能好,便于后期加工的汽车轴承外圈锻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轴承外圈锻件,包括锻件本体,所述的锻件本体呈筒状,且在锻件本体的两端设有第一沉孔和第二沉孔,第一沉孔和第二沉孔之间用间隔挡圈隔开,在锻件本体的外圆周上且与间隔挡圈相同的平面上向外突出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定位圈,所述的定位圈的每条边上均设有一个突出于定位圈表面的定位卡板,所述的定位卡板具有斜面,且定位卡板的底部与定位圈之间光滑连接,所述的定位卡板的两个侧壁与定位圈的表面垂直,第一沉孔的外壁通过第一弧形部与斜面相连,第一沉孔的外壁通过第二弧形部与定位圈相连,第二沉孔的外壁通过第三弧形部与定位圈相连。
在上述的汽车轴承外圈锻件中,所述的第一沉孔和第二沉孔的口径由锻件本体的端部向锻件本体的内部逐渐缩小,且第一沉孔与间隔挡圈的连接处采用圆弧过渡,第二沉孔与间隔挡圈的连接处采用圆弧过渡。
在上述的汽车轴承外圈锻件中,所述的定位圈的厚度大于间隔挡圈的厚度。
在上述的汽车轴承外圈锻件中,所述的定位圈每相邻的两条边的交点处采用圆弧过渡,且每个定位卡板位于定位圈每条边的中部。
在上述的汽车轴承外圈锻件中,第一沉孔的外壁具有第一斜坡,且第一斜坡与第一沉孔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α1在5-6°之间,第二沉孔的外壁具有第二斜坡,且第二斜坡与第二沉孔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α2在10-12°之间。
在上述的汽车轴承外圈锻件中,所述的定位卡板上设有圆柱形的定位孔,且定位孔由斜面向间隔挡圈的方向延伸。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加工方便,便于锻件本体后期加工,具有较好的配适性且加工时定位方便,利于提高加工精度且便于加工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处放大图;
图4是图2的B处放大图。
图中:锻件本体10、第一沉孔20、第一弧形部21、第二弧形部22、第一斜坡23、第二沉孔30、第三弧形部31、第二斜坡32、间隔挡圈40、定位圈50、定位卡板60、斜面61、侧壁62、定位孔6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清恒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德清恒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61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