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开入开出结构的智能装置地址编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63420.0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8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伍旭刚;温东旭;郑运召;杨辉;杨震晖;邢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泳棋 |
地址: | 4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开出 结构 智能 装置 地址 编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开入开出结构的智能装置地址编码方法,属于分布式智能电力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分散式布局的装置中主模块与子模块中均配置有可编程逻辑芯片,其扩展能力相对于现有的集中式控制的装置显著增强。主模块与子模块通讯需要建立每个模块对应的ID信息,一般整定子模块的ID信息有2种方式,一是通过背板与识别电路建立每个接入的子模块的ID信息,二是通过对子模块预设ID信息,人为的保证每个子模块的ID信息与其一一对应。
1、通过背板与识别电路建立子模块的ID信息
中国专利CN201310629396.1介绍了一种智能电力装置,在子模块中引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大大减轻了主模块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运算压力,系统扩展性显著增强,同时主模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不参与数据的前期处理,减少了系统资源,在外部扩展需求较大的场合,亦可以考虑用较低级的处理器,适度降低系统成本。由其组成的装置结构如附图1所示。
此装置架构中,对通讯地址的编码采用的是背板编码方式。背板信息反应不同的数据位,通过选通方式等手段实现,
子模块接入装置时,可通过表示其接入位置的ID号进行识别,当插件接入时,此ID号被激活,主模块可通过轮询、子模块上电启动自动上送来检测新接入的子模块,在主模块中为其配置资源。
ID号实现方式有三种:1)在主模块中实现,例如主模块通过CS0、CS1、CSn等片选信号分别接入背板A、B、N的位置,当子模块接入背板A时,CS0被激活,主模块识别子模块接入背板A位置;2)在背板中实现,例如背板中有开入回路,公共端接入5V电源,背板A、B、N位置分别接入主模块的KR1、KR2、KRn位置,子模块中对应背板位置为短接端子,当子模块接入背板A位置时,KR1被激活,表示背板A位置接入子模块;3)在子模块中实现,例如子模块中有开入回路,公共端接5V电源,背板对应位置为短接状态,当子模块接入背板时,对应回路被激活,对应的KR接入主模块开入回路中,表示此位置模块ID被激活。ID号亦可以通过子模块中通讯数据传输给主模块实现。
此方法的缺点:以上三种ID号的编码方式均采用背板与子模块结合的方式进行,不论是在背板中实现还是在主模块中实现,亦或是在子模块中实现,其建立的基础均为主模块通过背板与子模块建立联络关系,而背板的缺点就是不能随意扩展,受限于现有的背板走线的空间布局影响,其扩展的子模块数量同样受限制。
2、预置地址信息编码方式
在分布式布局的子模块中,人为预先设置装置的地址信息,对每个接入的子模块按照一定的规律方法,进行代表模块地址信息的ID信息的整定。
如附图2所示,针对某一装置对其接入的子模块分别预设地址为1、2、3对应其ID信息,任意子模块或全部子模块接入时,主模块均可以依据其ID信息进行区别。
此方法的缺点:整定ID信息比较麻烦,且由于ID信息整定过程的影响,存在初始地址重复的风险,导致数据冲突,装置失效。当子模块需要更换时,需要整定其ID信息与被替换子模块一致,增加操作复杂度与出错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开入开出结构的智能装置地址编码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背板方式进行编码所导致的对背板依赖大以及不易扩展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开入开出结构的智能装置地址编码方法,该地址编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智能装置各子模块中配置开入端口和开出端口,将各子模块之间通过开入端口和开出端口顺序连接,前级子模块的开出端口接入后级子模块的开入端口;
2)前级子模块对后级子模块通过开入和开出端口进行地址置位操作,置位地址信息采用级差处理方式获得。
所述步骤2)中的级差处理可采用将前级模块的地址信息级差处理后作为本模块的地址的方式,也可将前级模块开出量反映的地址信息直接作为本模块的地址,级差处理此地址数据后采用开出量驱动后级子模块。
所述步骤1)各子模块之间采用手拉手的串接方式,地址信息与物理连接的子模块位置按顺序一一对应。
所述与主模块直接接入的子模块的地址由主模块进行初始置位获得。
所述步骤2)是由设置在各子模块中的地址编码单元完成,各子模块中的地址编码单元的输入端与前级子模块的开出端口连接,输出端与后级子模块的开入端口连接,所述地址编码单元用于接收到前级子模块的地址信息,并级差计算后得出后级子模块的地址,并通过后级子模块的开入端口对后级子模块传送地址整定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34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