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撑式铸件防变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62168.1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3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丙岩;刘建平;冯贞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2 | 分类号: | B22C9/22;C21D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任玉龙 |
地址: | 11004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铸件 变形 方法 | ||
一种支撑式铸件防变形方法,铸件冒口之间或结构凸台之间在制型时埋入相同材料的金属棒直径为20~40毫米,使冒口或结构凸台之间形成连接,实现铸件加固支撑防变形作用;在热处理有平台的情况下,支撑棒在粗加工时去除,无平台时热处理后去除。所述的支撑棒埋入两个冒口之间,容易向上翘曲的铸件,支撑棒长度小于或等于冒口间距;向下翘曲的铸件,支撑棒两端埋入冒口中。本发明的优点:对铸件的防变形加固,使铸造时即可降低变形量。操作简单,取材方便,清除简单,是最经济的薄壁平面、板形铸件加固方案,不需要制造夹具、校正,不需要校正后的荧光或者着色检查。支撑棒可直接截取铸件报废直浇道替代,极大降低了预防和纠正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支撑式铸件防变形方法。
背景技术
易变形结构铸件在铸造、热处理过程中极易出现变形现象,正常手段一般采用制造工装夹具或校正。制造夹具存在成本、周期问题。热处理出炉校正存在高温环境不利操作因素,更存在操作误差和裂纹隐患,无论冷校正还是热校正必须保证一定的技术熟练程度同时辅助荧光或着色检查工序,且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铸件变形,特提供了一种支撑式铸件防变形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撑式铸件防变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式铸件防变形方法,铸件冒口之间或结构凸台之间在制型时埋入相同材料的金属棒直径为20~40毫米,使冒口或结构凸台之间形成连接,实现铸件加固支撑防变形作用;在热处理有平台的情况下,支撑棒在粗加工时去除,无平台时热处理后去除。
所述的支撑棒埋入两个冒口之间,容易向上翘曲的铸件,支撑棒长度小于或等于冒口间距;向下翘曲的铸件,支撑棒两端埋入铸件冒口之间或结构凸台之间。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支撑式铸件防变形方法,对铸件的防变形加固,使铸造时即可降低变形量。同时操作简单,取材方便,清除简单,是一种最经济的薄壁平面、板形铸件加固方案,不需要制造夹具、校正,不需要校正后的荧光或者着色检查。支撑棒可直接截取铸件报废直浇道替代,极大降低了预防和纠正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支撑式铸件防变形方法示意图;
图中,1为铸型,2为冒口,3为支撑棒,4为铸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式铸件防变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式铸件防变形方法,铸件冒口之间或结构凸台之间在制型时埋入相同材料的金属棒直径为20毫米,使冒口或结构凸台之间形成连接,实现铸件加固支撑防变形作用;在热处理有平台的情况下,支撑棒在粗加工时去除,无平台时热处理后去除。
所述的支撑棒埋入两个冒口之间,容易向上翘曲的铸件,支撑棒长度小于或等于冒口间距;向下翘曲的铸件,支撑棒两端埋入铸件冒口之间或结构凸台之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式铸件防变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式铸件防变形方法,铸件冒口之间或结构凸台之间在制型时埋入相同材料的金属棒直径为30毫米,使冒口或结构凸台之间形成连接,实现铸件加固支撑防变形作用;在热处理有平台的情况下,支撑棒在粗加工时去除,无平台时热处理后去除。
所述的支撑棒埋入两个冒口之间,容易向上翘曲的铸件,支撑棒长度小于或等于冒口间距;向下翘曲的铸件,支撑棒两端埋入铸件冒口之间或结构凸台之间。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21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