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片状工件半自动贴膜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62003.4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9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波;李相鹏;杨湛;郑亮;王阳俊;林睿;厉茂海;孙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B33/02 | 分类号: | B65B3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片状 工件 半自动 贴膜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贴膜机,尤其涉及一种片状工件半自动贴膜机。
背景技术
片状工件的传统贴膜基本为人工操作,膜片在工件上定位不准确,导致贴膜失败,不仅浪费材料,而且工作效率低下。现有虽然出现了一种可定位膜的装置,通过将膜放入凹模中,实现膜的定位,但是需要再将带凹模的装置整体移动到带凸模的冲床处,再驱动凸模将膜贴紧在工件上,费时费力,需要多人配合操作,劳动强度大,另外,工件贴好膜后,需要将凸模、凹模一层层的拿开才能取出贴好膜的工件,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的片状工件半自动贴膜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片状工件半自动贴膜机,包括底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底板以及设于所述底板上的凹模,所述凹模的上方设有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凸模,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水平运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带动所述凸模上下运动。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片状工件半自动贴膜机进一步包括还设有支撑板,所述凸模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下端,所述支撑板的下端设有多个吸附装置。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片状工件半自动贴膜机进一步包括还设有搁板,所述搁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搁板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固定。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片状工件半自动贴膜机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移位气缸,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取放气缸。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片状工件半自动贴膜机进一步包括所述底座上固定有支架,所述移位气缸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移位气缸的第一气缸臂与所述搁板固定。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片状工件半自动贴膜机进一步包括所述取放气缸固定在所述搁板上,所述取放气缸的第二气缸臂与所述支撑板固定。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片状工件半自动贴膜机进一步包括所述支架上固定有两个支块,所述支块的下端设有滑槽,所述搁板上固定有两个滑轨,所述滑轨沿所述滑槽水平运动。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片状工件半自动贴膜机进一步包括还设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筒、立柱,所述导向筒固定在所述搁板上,所述立柱穿过所述导向筒且与所述支撑板固定。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片状工件半自动贴膜机进一步包括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防护板。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片状工件半自动贴膜机进一步包括所述底座上安装有两个防误操作按钮。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结构简单,凸模、凹模设置在一起,整体体积小巧,占地面积小,劳动强度低,一台机器只需一人看守,生产效率高,完成一件工件的贴膜小于3.5s,双防误操作按钮设计,有效保护操作人员,防止工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凸模、吸盘安装在支撑板上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2、底座,4、底板,6、凹模,8、通孔,10、凸模,12、支撑板,14、搁板,16、移位气缸,18、取放气缸,20、吸盘,22、支架,24、第一气缸臂, 28、支块,30、滑槽,32、滑轨,34、导向筒,36、立柱,38、防护板,40、防误操作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片状工件半自动贴膜机,包括底座2、安装在底座2上的底板4以及设于底板4上的凹模6,底板4上放置有工件,工件夹持在底板4与凹模6之间,凹模6上设有与膜形状相同的通孔8,凹模6的上方设有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凸模10,第一驱动装置带动第二驱动装置水平运动,第二驱动装置带动凸模10上下运动,凹模6、凸模10可根据膜的形状进行更换。凹模6、凸模10设置在一起,贴膜机整体体积小巧,长为750mm、宽为280mm、高为250mm,同时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20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