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用织物及其织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58650.8 | 申请日: | 2014-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8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姗姗;王京红;张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王明霞 |
| 地址: | 10002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织物 及其 织造 方法 | ||
1.一种建筑用织物,所述的建筑用织物由经纱和纬纱纺织而成,其特征在于,纬纱由伸直的纬纱系统I和构成环状的纬纱系统II组成,纬纱系统I和经纱交织成平纹织物基体,纬纱系统II与经纱一部分交织成平纹基体,一部分伸出织物表面形成环状结构;所述的纬纱系统II形成的环状结构位于相邻的两根经纱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出织物表面形成的环状结构位于建筑用织物的同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用织物具有环状结构的一面用于浇筑于水泥基本中,另一面用于粘贴保温层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用织物的每根纬纱系统II与每根伸直的纬纱系统I间隔排布,每个纬纱系统II形成的环状结构之间排布有一根经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用织物的每根纬纱系统II与多根伸直的纬纱系统I间隔排布,每个纬纱系统II形成的环状结构之间排布有一根经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用织物的每根纬纱系统II与每根伸直的纬纱系统I间隔排布,每个纬纱系统II形成的环状结构之间排布有多根经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用织物的每根纬纱系统II与多根伸直的纬纱系统I间隔排布,每个纬纱系统II形成的环状结构之间排布有多根经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和纬纱均为中碱或无碱玻璃纤维。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建筑用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初始排纱:根据织物尺寸、环状纬纱分布要求在织机上排列经纱,并在经纱之间穿入用于提升环状纬纱的提纬装置;
(2)绘制纹板图:根据织物结构绘制织物组织图,穿综图,得出织物纹板图,输入计算机,控制综框运动;
(3)开口运动:提综装置控制前后综框上下运动,带动经纱形成梭口,同时提升提纬装置,使提纬装置与经纱形成两层梭口,提纬装置将经纱形成的梭口分为上下两层;
(4)引入纬纱:穿入伸直的纬纱系统I和构成环状的纬纱系统II,其中伸直的纬纱系统I穿于提纬装置下方,形成环状的纬纱系统II穿于提纬装置上方;
(5)提纬:引纬完成后,提纬装置向上提升,形成了构成环状的纬纱系统II中的环状结构;提纬完成后,打纬机构向织口平移,将纬纱系统I及纬纱系统II打入织口;
(6)二次开口运动:提综装置控制前后综框上下相对运动,相邻经纱相互交错,经纱弯曲,并将纬纱系统捆绑起来,形成新的梭口;
(7)二次引入纬纱,在新的梭口中按步骤(3)和步骤(4)的方式引入纬纱并提纬;
(8)重复步骤(3)-(8),即获得所述的建筑用织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865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经编机的牵拉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纱线打点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