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柔性咪唑双配体的含锌三维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58389.1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0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段尚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尚银 |
主分类号: | C07F3/06 | 分类号: | C07F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赵瑾 |
地址: | 5162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柔性 咪唑 双配体 含锌 三维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位化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有柔性咪唑双配体的含锌三维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配位聚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不仅由于其迷人的拓扑结构而且还因其独特潜在的应用价值。影响配位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因素有很多,如金属离子、配体结构、溶剂、pH值和合成方法等,其中配体结构的柔韧性对配位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柔性配体在与金属阳离子发生配位的过程中可以发生一定程度的扭曲与变形,增加了其结构与性能的预测难度,进而得到结构新颖性能独特的配位聚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带有柔性配体的一种含有柔性咪唑双配体的含锌三维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三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一种含有柔性咪唑双配体的含锌三维化合物化学式为C20H21N4O4BrZn,所述化合物为正交晶系,Pnna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20.835(4) ?,b=25.913(2) ?,c=8.257(6) ?,α=β=γ=90 o,V=4443.21(5) ?3。
进一步的,在该含锌三维化合物中,锌原子采取六配位八面体的模式,每个锌原子分别与两个5-溴间苯二甲酸上的四个O原子以及两个1,4-二(2-甲基-咪唑-1-基)丁烷上的N原子配位。
一种含有柔性咪唑双配体的含锌三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将有机配体5-溴间苯二甲酸、1,4-二(2-甲基-咪唑-1-基)丁烷和可溶性锌盐溶于乙醇溶剂中,在室温下搅拌形成混合液,然后将所述混合液在溶剂热条件下加热反应后缓慢降温得到所述含锌三维化合物。
其中,1,4-二(2-甲基-咪唑-1-基)丁烷的英文学名为1,4-bis(2-methyl-imidazol-1-yl)butane,其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温度为140℃~160℃,加热反应时间为48~96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的降温为2℃/小时~5℃/小时降至室温。
进一步的,所述可溶性锌盐为硝酸锌、氯化锌、醋酸锌、硫酸锌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5-溴间苯二甲酸、1,4-二(2-甲基-咪唑-1-基)丁烷和可溶性锌盐的摩尔比为0.8~1.2:0.8~1.2:1。
进一步的,所述5-溴间苯二甲酸、1,4-二(2-甲基-咪唑-1-基)丁烷和可溶性锌盐的摩尔比优选为1:1:1。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合成的含锌三维化合物易于制备,而且5-溴间苯二甲酸可以对结构进行调控作用,而柔性配体1,4-二(2-甲基-咪唑-1-基)丁烷提高了化合物的维度和稳定性。这种含锌三维化合物在分子荧光、分子识别领域有非常好的潜在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含锌三维化合物C20H21N4O4BrZn以金属中心Zn的配位环境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含锌三维化合物C20H21N4O4BrZn的三维结构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将1mmol有机配体5-溴间苯二甲酸、1mmol1,4-二(2-甲基-咪唑-1-基)丁烷和1mmol硝酸锌溶于15mL乙醇溶剂当中,在室温下搅拌形成混合液,然后将所述混合液置入25mL反应釜中在溶剂热150℃条件下加热反应72小时后以5℃/小时降至室温得到所述的三维化合物,产率为83.8% (基于Zn)。
然后将上述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尚银,未经段尚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83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