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胶质瘤细胞及其依赖血管的药物递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7645.5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25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钧;冯兴业;康婷;姚建辉;姜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34 | 分类号: | A61K47/34;A61K47/42;A61K31/337;A61K9/1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吴桂琴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胶质 细胞 及其 依赖 血管 药物 递送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涉及一种针对脑胶质原位瘤的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构建了一种可靶向脑胶质瘤递药的载药系统。本递药系统以生物可降解,体内相容性好的聚乳酸为原料制成纳米制剂(NP),通过在其表面修饰聚乙二醇延长在体内的循环时间,同时采用共价连接的方式,在其表面修饰靶向功能分子达到靶向递药的目的,经体内外实验表明,本递药系统能特异性的在肿瘤部位聚集,药效结果显示其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果,显示了其在临床应用上的广大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涉及靶向递送药物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将化学药物包载于递药系统内部,通过表面修饰功能性的靶向分子达到特异性递药的靶向递药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脑部肿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恶性疾病,而其中脑胶质瘤是发病最广,恶性程度最高,治疗难度最大以及术后易复发的脑部肿瘤。据统计,脑胶质瘤(脑胶质细胞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6%。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公布按死亡率顺序排位,恶性胶质瘤是34岁以下肿瘤患者的第2位死亡原因,是35~54岁患者的第3位死亡原因。胶质细胞瘤偏良性者生长缓慢,病程较长,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平均两年;恶性者瘤体生长快,病程短,自出现症状到就诊时多数在3个月之内,70%~80%多在半年之内。目前临床上针对脑胶质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仍以手术切除、化学疗法以及放射疗法为主。虽然这些方法能一定程度的缓解患者症状,但手术切除常有肿瘤残余,并在短时间内引起肿瘤的强势复发,而化学疗法以及放射疗法在对肿瘤部位杀伤的同时,也对正常部位有着很大的损害。因此,探寻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在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因治疗而引起的副作用,成为胶质瘤治疗的热点。
建立在生物可降解材料基础上的纳米载体,具有诸多优点:生物相容性好,粒径小使其可充分利用肿瘤血管的高渗透性和滞留效应从而选择性的在肿瘤部位聚集,载药量高以及能够在体内长时间循环等。此外,通过在纳米粒表面连接具有靶向性的分子,能够达到靶向递药的目的,在增大疗效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毒副反应。人音猬因子是一种广泛表达于多种肿瘤细胞(脑胶质瘤等)和少量表达在新生血管细胞的受体,而在正常组织细胞中几乎不表达。多肽CVNHPAFAC(C肽)是采用噬菌体技术获得的特异性多肽,其能高效靶向肿瘤细胞上高表达的人音猬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是一种熟知且广泛表达于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受体,随之发现的HTMYYHHYQHHL(K237肽)已被多种研究证明具有很好的肿瘤新生血管靶向性。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在较低级数脑胶质瘤中,除新生血管外,同时有较多拟态血管(Vasculogenic Mimicry,VM)的存在,与新生血管不同,VM不由内皮细胞构成,而是由肿瘤细胞直接分化形成。因此,一般抗新生血管的药物虽然能够破坏和抑制肿瘤中新生血管及形成,但VM的存在能够继续供给肿瘤所需营养,从而降低抗肿瘤的效果,甚至引起肿瘤的复发。已有研究表明,VEGFR-2在拟态血管的形成和生长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因而,K237肽能够起到VM靶向作用。有研究利用氨基酸序列GYG将CVNHPAFAC与K237肽连接成为一种新的功能靶向分子CK肽,该多肽不仅能够同时靶向肿瘤细胞和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同时能够特异性的针对肿瘤中的拟态血管递送化疗药物,这为现有多种靶向递药系统所不具备。
本申请的发明人拟提供一种新型多肽修饰载紫杉醇的纳米递药系统,以达到靶向脑胶质瘤细胞及其新生血管和拟态血管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构建一种新型多肽修饰载紫杉醇的纳米递药系统,通过靶向杀灭脑胶质瘤细胞及诱导脑胶质瘤生长所依赖血管凋亡而最终达到抗脑胶质瘤的目的。
本发明以可降解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的聚乳酸为材料,广谱性抗肿瘤药紫杉醇为模型药制备成大小均一的纳米载药系统,同时在其表面通过共价连接的方式修饰CK肽,以达到靶向脑胶质瘤细胞及其新生血管和拟态血管的目的。
本发明所采用的模型药物为广谱性抗癌药物紫杉醇(PTX),可通过市场渠道获得;所述的紫杉醇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保持微管蛋白稳定,抑制细胞有丝分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76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教学专用车辆制动系统制动时气压数据测试装置
- 下一篇:动态键盘及其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