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旱地保活植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6861.8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3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罗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3/04 | 分类号: | A01G23/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旱地 植树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旱地保活植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植树造林中,树苗的成活率较低,树苗经常会因种种原因而不成活,特别是在干旱地区,比如用AB料修筑的铁路路基,由于AB料的保水性差,树苗摄取的水分不足,导致树苗死亡,既浪费人力又浪费财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旱地保活植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结构和方法能很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保证树苗的成活率。
为实现此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旱地保活植树结构,包括树坑和树苗,树坑内覆盖有松土,树苗的树根设置于松土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土内设有储液瓶,储液瓶内设有营养液,储液瓶瓶口设有瓶塞;所述树根搭接有棉纱带,棉纱带穿过瓶塞设置于营养液中,其中,与树根搭接的棉纱带的一端低于位于营养液中的棉纱带的另一端;松土的顶部设有V型槽,V型槽上覆盖有薄膜,薄膜上堆积有围土,薄膜的最低点处开有低孔;所述树苗的树干穿过薄膜和围土。
进一步地,所述瓶塞包括与储液瓶配合密封的底塞,底塞中部固定连接有塞柄,底塞的边缘开有与棉纱带对应的边孔槽。
进一步地,所述瓶塞为蜂窝透水石过滤塞。
进一步地,所述低孔正对储液瓶的瓶口。
进一步地,所述围土的周向开有一条导水沟。
进一步地,所述棉纱带的一端设置于储液瓶的瓶底。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甁的瓶口为一倒锥台型瓶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树坑底部铺设有肥料。
一种基于上述所述的旱地保活植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在树坑内铺设肥料,在肥料上覆盖松土,将树苗放置于松土上,使树苗保持竖直;
(2)、将充满营养液的储液瓶放置于松土上,将棉纱带的一端塞入储液瓶的底部,另一端搭接在树根上,保证搭接在树根上的棉纱带的一端低于储液瓶的瓶底;
(3)、在树坑内继续覆盖松土至树坑的三分之二位置处,用水浇透,将松土的顶部做成一V型槽,使V型槽的最低点正对储液瓶的瓶口;
(4)、在松土的顶部的V型槽内铺设薄膜,使薄膜与V型槽贴合,并在薄膜的最低点和树干处开孔,使树干穿过薄膜;
(5)、在薄膜上填土,将填土紧实,形成围土,在围土的周围开设一条导水沟;
(6)、在围土上浇水直至浇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薄膜有效减少了水分蒸发,保证薄膜下的松土的湿润,同时通过储液瓶中的营养液,保证了松土干旱时,树根能吸收到养分和水分的供应,有效保证了树苗的成活率,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植树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瓶塞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瓶塞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瓶口与瓶塞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其中,1—树坑,2—树苗,2.1—树根,2.2—树干,3—肥料,4—松土,5—储液瓶,6—营养液,7—瓶塞,7.1—底塞,7.2—塞柄,8—棉纱带,9—薄膜,10—围土,11—低孔,12—边孔槽,13—导水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如图1的旱地保活植树结构,包括树坑1和树苗2,树坑1内覆盖有松土4,树苗2的树根2.1设置于松土4内,松土4内设有储液瓶5,储液瓶5内设有营养液6,储液瓶5瓶口设有瓶塞7;树根2.1搭接有棉纱带8,棉纱带8穿过瓶塞7设置于营养液6中,其中,与树根2.1搭接的棉纱带8的一端低于位于营养液6中的棉纱带8的另一端;松土4的顶部设有V型槽,V型槽上覆盖有薄膜9,薄膜9上堆积有围土10,薄膜9的最低点处开有低孔11;所述树苗2的树干2.2穿过薄膜9和围土10。
通过在围土10上浇水,使水通过低孔11进入松土4中,保证树苗2所处环境的湿润,当松土4中水分蒸发后,水滴在薄膜9上聚集再次回到松土4中,有效保持了松土4的湿润,延长了松土4的保湿时间,当松土4干旱时,又可以通过棉纱带8将营养液6运送至树根2.1,保证树根2.1的湿润,有效提高树苗2的成活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2—3所示,瓶塞7包括与储液瓶5配合密封的底塞7.1,底塞7.1中部固定连接有塞柄7.2,底塞7.1的边缘开有与棉纱带8对应的边孔槽12。
瓶塞7整体设计为一T字型,通过塞柄7.2可将瓶塞7取出,操作方便,同时,塞柄7.2还有良好导水性,方便把外界的水导入储液瓶5内,棉纱带8穿过边孔槽12进入储液瓶5中,设计简单合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汉大学,未经江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68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