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呼吸机测试仪校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4972.5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5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璞;刘文丽;万国庆;郭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呼吸 测试仪 校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测试仪器的校准(溯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呼吸机测试仪校准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机是现代临床医学领域重要的医疗设备,作为多参数输出的医疗设备,其计量的特性直接关系到临床应用效果。呼吸机测试仪是检测呼吸机工作参数及精度的设备,用于呼吸机的计量校准,可以理解为是传感器的集合体。
呼吸机的计量溯源对于确保呼吸机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尤为重要,呼吸机的计量溯源包括:呼吸机的计量校准和呼吸机测试仪的计量校准。目前,呼吸机计量校准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而呼吸机测试仪的计量校准则由于现有呼吸机测试仪校准装置存在着潮气量检测时气体严重泄漏,氧浓度混合结果误差超过30%,气道峰压、呼气末正压、吸呼比、的系列参数无法检测等诸多不足,使得无法有效的将各种呼吸机测试仪的计量校准统一起来,作为量值溯源的桥梁,使各种呼吸机测试仪与国家计量基准之间形成满足计量标准要求的量值链条,因而导致呼吸机相关工作参数的计量量值溯源不能有效实现。
呼吸机测试仪计量校准问题的有效解决,将为呼吸机产品的计量校准提供精度基准,从而确保各级计量部门、临床单位、呼吸机产品制造商等相关单位利用呼吸测试仪进行呼吸机输出参数测量的有效性。对规避和杜绝呼吸机临床使用中由于呼吸机输出参数的不正确及呼吸机工作异常而导致的医疗事故或差错的发生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对呼吸机测试仪进行校准,可以实现呼吸机的工作参数与国家计量基准之间的量值溯源。从而为呼吸机的计量校准提供精度基准和测量依据,确保现有各种呼吸机测试仪的检测精度的有效性,最终确保呼吸机计量校准工作的有效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呼吸机测试仪校准装置,使其对呼吸机测试仪动态流量和动态压力参数的校准溯源使用相同的模块进行,采用容量控制模式,保证各项参数稳定、可控;其中,在对动态流量参数进行校准溯源时,通过三组分别由气缸、推杆、推杆控制器及光栅尺构成的气体流量控制器,可以使气缸按照设定的容量值在规定的吸气、呼气时间内完成呼吸过程的模拟,在对动态压力参数进行校准溯源时,通过模拟肺可以形成真正的闭合回路,保证气体压力的稳定。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呼吸机测试仪校准装置,使其通过将高纯度氮气和医用高纯度氧气按照设定值进行比例混合,可以使混合气体中氧浓度混合均匀、准确,输出均匀、稳定的混合气体,并可在全量程范围内实现任意设定比例混合,氧浓度可调,纯氧流速可调。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呼吸机测试仪校准装置,其包括:氧浓度混合检测模块、静态检测模块及动态检测模块;所述氧浓度混合检测模块产生氧浓度范围为21%~100%的混合气体,并对被校准的呼吸机测试仪的吸气氧浓度进行校准溯源;所述静态检测模块对被校准的呼吸机测试仪的静态流量及静态压力参数进行校准溯源;所述动态检测模块对被校准的呼吸机测试仪的动态流量及动态压力参数进行校准溯源;其中,所述动态检测模块设有三组气体流量控制器,每组所述气体流量控制器均包括:气缸、推杆、推杆控制器及光栅尺,且三组所述气体流量控制器的所述气缸的容积不同;其中,每组所述气体流量控制器的所述推杆控制器与所述推杆连接,所述推杆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驱动所述活塞杆的活塞在所述气缸内做往复运动模拟呼吸过程;所述气缸的进气口与空气气源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气缸的出气口与被校准的呼吸机测试仪的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光栅尺设置于所述推杆,检测所述推杆的位移量;其中,在对被校准的呼吸机测试仪的动态流量参数进行校准溯源时,根据设置的校准点分别启动三组所述气体流量控制器;而在对被校准的呼吸机测试仪的动态压力参数进行校准溯源时,只启动其中一组所述气体流量控制器;所述动态检测模块还设有模拟肺,所述模拟肺与被校准的呼吸机测试仪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使所述动态检测模块与被校准的呼吸机测试仪形成闭合回路,保证气体压力的稳定;其中,在连接所述气缸的出气口与被校准的呼吸机测试仪的进气口的管道上还设有气体质量流量计、压力计、毕托管与微压差变送器。
本发明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49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专用BL引脚焊接治具
- 下一篇:喷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