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4914.2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7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姚晓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2F1/1335;G02F1/1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刘华联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由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组成的用于容纳液晶的盒体,盒体的容纳有液晶的区域形成显示区,显示区的周围形成装配区,在显示区中,在第二基板的朝向第一基板的表面上设置有凸起的栅极线区和数据线区,在第一基板的朝向第二基板的表面上设置有与栅极线区和数据线区匹配的第一凹槽,在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贴合在一起后,栅极线区和数据线区与第一凹槽相配合形成第一嵌套而防止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相对运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领域,特别是一种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CD)是目前的主流显示器。通常,在液晶显示器内设置有两块玻璃基板形成盒(Cell)。在盒内灌注液晶,通过玻璃基板上的电路形成控制液晶旋转的电场,控制背光是否通过液晶盒,以显示图案。
通常,液晶盒的两块玻璃基板选择为:上板为彩膜基板,下板为阵列基板。在彩膜基板中包括有色阻层(RGB)、黑矩阵(BM)、间隔物(PS)以及共电极(ITO),在阵列基板内设置有控制像素的电路。
在贴合完成之后,上板和下板会由于冲击而发生错位,导致液晶显示器的成品率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在这种液晶显示器的上板和下板上设置有相配合的嵌套结构而防止上板和下板发生错位。
1)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由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组成的用于容纳液晶的盒体,盒体的容纳液晶的区域形成显示区,显示区的周围形成装配区,在显示区中,在第二基板的朝向第一基板的表面上设置有凸起的栅极线区和数据线区,在第一基板的朝向第二基板的表面上设置有与栅极线区和数据线区匹配的第一凹槽,在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贴合在一起后,栅极线区和数据线区与第一凹槽相配合形成第一嵌套而防止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相对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通过设置第一嵌套能有效防止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相对运动,从而提高液晶显示器的成品率。另外,在现有的液晶显示器中,已经存在凸起的栅极线区和数据线区,因此仅需要在第一基板上设置第一凹槽,而不需要在液晶显示器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重新设计第一嵌套结构,降低了对像素的开口率的影响,同时降低了液晶显示器的生产成本。
2)在本发明第1)项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栅极线区和数据线区彼此交叉,第一凹槽设置在栅极线区和数据线区的交叉处并且与交叉形状相匹配。交叉式设置的栅极线区和数据线区以及第一凹槽使得能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中阻止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相对运动,进一步提高了液晶显示器的成品率。此外,在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器中,栅极线区和数据线区已经形成交叉形状,例如为十字交叉,将第一凹槽设置在该交叉处,就无需再将栅极线区和数据线区构造为交叉,这降低了设计难度,并且降低生产成本。
3)在本发明第1)或第2)项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基板为彩膜基板,第二基板为阵列基板,栅极线区包括栅极线和覆盖在栅极线之上的栅极线保护层,数据线区包括数据线和覆盖在数据线之上的数据线保护层,栅极线区的凸起高度能通过调整栅极线和栅极线保护层的厚度而调整,数据线区的凸起高度能通过调整数据线和数据线保护层的厚度而调整。这样,能够根据特定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情况,制造出相适应的凸起的栅极线区和数据线区。
4)在本发明第3)项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凹槽设置在彩膜基板的间隔物中或色阻层中。
5)在本发明3)或第4)项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在阵列基板上设置有像素电极,在彩膜基板上设置有覆盖了像素电极的一部分的黑矩阵,栅极线区与第一凹槽的侧壁之间的间隙小于覆盖区的尺寸,数据线区与第一凹槽的侧壁之间的间隙小于覆盖区的尺寸。通过这种设置,即使由于栅极线区和数据线区在第一凹槽内的装配间隙而使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有很小的相对运动,黑矩阵也能遮盖住像素电极,从而不会发生黑矩阵遮光不完全,并且也不会发生在暗态时黑矩阵边缘漏光的问题,提高了液晶显示器的品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49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