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46942.X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5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宗长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宗长兰 |
主分类号: | A61K36/904 | 分类号: | A61K36/904;A61P31/22;A61K35/64;A61K35/56;A61K3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20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传染性 单核 细胞 增多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本病多见于学龄前与学龄儿童,主要由飞沫与唾液经呼吸道传播,其次经密切接触传播。6岁以下患儿表现为轻症或隐性感染,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病程2~3周,常有自限性,预后良好。本病多由EB病毒感染所致,少数可由巨细胞病毒、弓形虫、腺病毒、肝炎病毒、HIV等引起。本病的潜伏期不定,多为10天,儿童为4~15天,青年可达30天。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一般波动于39度左右,偶有40度者。发热持续一周左右,但中毒症状较轻。淋巴结肿大是本病特征之一,故又称“腺热病”。全身浅表淋巴结均可累及,颈部淋巴结肿大最常见,一般第1周就出现,第3周渐缩小。淋巴结一般分散无粘连,无压痛,无化脓。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时可引起相应症状如腹痛等。多数患儿出现咽痛,扁桃体肿大,陷窝可见白色渗出,偶可形成假膜。脾肿大常见,一般在肋下2~3cm可触及,同时伴有脾区疼痛或触痛。肝肿大多在肋下2cm以内,常伴有肝脏功能异常,部分患者有黄疸,部分患者会出现形态不一的皮疹,如丘疹、斑丘疹或类似麻疹及猩红热皮疹。目前,用于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药物较多,多以西药为主,存在治疗效果较差、治疗时间长、副作用大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药材制备成:柴胡10-15份、半夏8-12份、黄芩10-15份、人参8-12份、丹皮10-15份、金银花20-30份、蓍草10-15份、芦根18-22份、连翘18-22份、竹叶12-18份、薄荷12-18份、薏苡仁18-22份、忍冬藤10-15份、三叉苦12-18份、三叶青10-15份、佩兰8-12份、藿香10-15份、板蓝根18-22份、大青叶18-22份、玉竹10-15份、玄参10-15份、石膏10-15份、栀子12-18份、蒲公英12-18份、蛇莓10-15份、山苦荬8-12份、麒麟尾12-18份、山萝花10-15份、孔雀尾10-15份、泡桐花12-18份、金莲花10-15份、牛蒡子10-15 份、桔梗10-15份、杏仁10-15份、川贝母10-15份、夏枯草12-18份、僵蚕12-18份、海藻10-15份、昆布10-15份、赤芍12-18份、桃仁10-15份、青蒿10-15份、鳖甲10-15份、沙参10-15份、银柴胡10-15份、麦冬10-15份、胡黄连8-12份、地骨皮10-15份、葛根12-18份、天花粉12-18份、竹茹10-15份、威灵仙10-15份、百部10-15份。
所述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药材制备成:柴胡12份、半夏10份、黄芩12份、人参10份、丹皮12份、金银花25份、蓍草12份、芦根20份、连翘20份、竹叶15份、薄荷15份、薏苡仁20份、忍冬藤12份、三叉苦15份、三叶青12份、佩兰10份、藿香12份、板蓝根20份、大青叶20份、玉竹12份、玄参12份、石膏12份、栀子15份、蒲公英15份、蛇莓12份、山苦荬10份、麒麟尾15份、山萝花12份、孔雀尾12份、泡桐花15份、金莲花12份、牛蒡子12份、桔梗12份、杏仁12份、川贝母12份、夏枯草15份、僵蚕15份、海藻12份、昆布12份、赤芍15份、桃仁12份、青蒿12份、鳖甲12份、沙参12份、银柴胡12份、麦冬12份、胡黄连10份、地骨皮12份、葛根15份、天花粉15份、竹茹12份、威灵仙12份、百部12份。
所述的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中药的制备方法是:由所述中药按常规方法制成汤剂、胶囊剂、散剂或颗粒剂。
用法及用量:本发明的中药以汤剂为主,每日1付,分2次服用,早、晚各服用1次,5天为1个疗程,一般2-5个疗程即可治愈;也可将其制成胶囊剂、散剂或颗粒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出各原料药及其配比,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平喘止咳、生津止渴、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生津的功效,实现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目的;本发明具有疗效显著、见效快、无毒副作用、制备方法简单等优点,经临床验证,本发明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效率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宗长兰,未经宗长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69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尼龙拉链成型机的传动装置
- 下一篇:低热辐射3D打印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