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振荡电路、振荡器、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45296.5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93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鸟海裕一;盐崎伸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3L7/099 | 分类号: | H03L7/09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频率设定数据 频率变更 振荡电路 振荡信号 寄存器地址 电子设备 输出频率 存储 通信部 移动体 振荡器 变更 串行传输 接收频率 振荡元件 寄存器 振荡 调制 | ||
本发明提供振荡电路、振荡器、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能够在较高的调制频带中高精度地调整输出频率、且能够调整输出频率的变更定时。振荡电路使振荡元件振荡来生成振荡信号,其包含:通信部,其通过串行传输来接收频率设定数据和频率变更数据,所述频率设定数据用于对所述振荡信号的频率进行设定,所述频率变更数据给出根据所述频率设定数据变更所述振荡信号的频率的定时;以及寄存器,其存储所述通信部接收到的所述频率设定数据和所述频率变更数据,存储所述频率设定数据的寄存器地址和存储所述频率变更数据的寄存器地址是连续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荡电路、振荡器、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有时采用具有串行接口的振荡器。在这样的振荡器中可采用这样的使用方法:利用串行接口对振荡器内的寄存器进行操作,由此变更例如PLL(phase lockedloop:锁相环)的倍增数设定等,使输出频率改变。
例如,在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技术:将设定输出频率的参数存储到地址14~18的寄存器中、并在地址135、137的寄存器中写入规定的数据来对变更输出频率的定时进行控制(参照非专利文献1的第18页)。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5-2840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548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3-98872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Si570データ·シート、[online]、シリコン·ラボラトリーズ社(Silicon Laboratories)、[2013年9月30日检索]、互联网<URL:http://www.silabs.com/Support%20Documents/TechnicalDocs/si570.pdf>
这里,在将振荡器例如用于构成网络同步的装置的情况下,需要提高调制频带。网络同步需要使各装置的时钟高精度且迅速地一致,因此构成网络同步的振荡器需要较高的调制频带。
为了提高调制频带,还有使用并行接口、或使用模拟信号的方法。但是,如果使用并行接口,则振荡器的端子数变多,从而违背小型化的要求。此外,如果使用模拟信号,则产生基于模拟元件的时效变化或温度引起的特性变化的频率偏差等问题,因此,难以使各装置的时钟高精度地一致。因此,优选使用串行接口、且提高调制频带。
在振荡器使用串行接口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减少变更输出频率所需的发送数据,提高调制频带。例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的发明是通过对PLL的设定进行编码来抑制发送信息量。但是,在这些发明中,为了利用编码压缩发送数据量,限定了PLL的状态设定数、即决定输出频率的分频比的组合数。分频比的组合的限定使得时钟难以高精度地一致,因此,即使应用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技术,也难以实现适于网络同步的振荡器。
此外,专利文献3的振荡器经由串行接口设定相对于标称频率的比率,由此调整输出频率。专利文献3的振荡器根据使用范围设定可变幅度,在该可变幅度中,能够进行比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的发明更高精度的频率设定。但是,例如假定是在电源接通时执行频率调整(专利文献3的第0029段),从而难以实现连续的频率变更。例如,为了满足高精度地进行频率设定的要求,存储相对于标称频率的比率的第2寄存器被分割为3个地址(专利文献3的图4),为了变更频率,需要改写所有3个地址的信息,因此成为降低调制频带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情况而完成的,根据本发明的几个方式,提供一种能够在较高的调制频带中高精度地调整输出频率、且能够调整输出频率的变更定时的振荡电路、振荡器、电子设备以及移动体。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中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可作为以下方式或应用例来实现。
[应用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52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