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杀菌组合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543721.7 申请日: 2014-10-15
公开(公告)号: CN104285953A 公开(公告)日: 2015-01-21
发明(设计)人: 迟宗磊;藏伟功;丁振洋 申请(专利权)人: 济南凯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43/30 分类号: A01N43/30;A01P3/00;A01N37/2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50100 山东省济南***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防治 小麦 白粉病 杀菌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小麦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各主要产麦国均有分布,我国山东沿海、四川、贵州、云南发生普遍,为害也重。近年来该病在东北、华北、西北麦区,亦有日趋严重之势。该病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

小麦白粉病主要发生于叶片上,也可发生于植株叶鞘、茎秆和穗上。一般叶正面病斑较叶背面多,下部叶片较上部叶片病害重。病部表面附有层白粉状霉层,病部最先出现白色丝状霉斑,逐渐扩大并相互联合,呈长椭圆形较大的霉斑,严重时可覆盖叶片大部,甚至全部,霉层厚度可达2毫米左右,并逐渐呈粉状。后期霉层逐渐由白色变为灰色,上生黑色颗粒。叶早期变黄,卷曲枯死,重病株常常矮缩不能抽穗。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病情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从幼苗至成株期皆可发生。病斑部位初期长出丝状白色霉点,以后表面覆盖的霉层逐渐加厚,似绒毛状,颜色由白色逐渐变为灰色,为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散生黑色小点,即病菌的有性进代,闭囊壳。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品种抗性和栽培管理水平关系密切。当气温在15-20℃、田间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时,病害发展迅速,凡雾大露重、早春气温上升病害严重,并且田间湿度大则有利于侵染。肥水施用过多,小麦生长过旺,群体密度过大,密不透风,田间湿度大,植株幼嫩,抗病力低,也很容易发生白粉病。

 ①选用抗病丰产品种,可有效抑制小麦白粉病的发生,目前应以选育成株期具有抗病性的品种为主。

 ②麦收后及时铲除各种场合的自生小麦,消灭初期侵染源。

③合理密植,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种,适当晚播,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④注意氮肥的合理施用,配方施肥,适时排灌水。

 ⑤适时进行药剂防治:在小麦白粉病普遍率达10%或病情指数达5%-8%时,即应进行药剂防治。每亩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加“天达2116”壮苗灵兑水30千克,在早春喷洒一次即可基本控制危害,并可有效防治冻害兼防治条锈病和白粉病。在发病较多的地区,可以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12%拌种,控制秧苗病情,减少越冬菌量,减轻发病,并能兼治散黑穗病,如果加入相同量的浸拌种型“天达2116”效果会更好。

对常年秋季发病重的地区和麦田,采用粉锈宁拌种,春季浇返青水后,结合喷施除草剂,亩加入粉锈宁有效成分1克对水均匀喷雾,可预防白粉病的发生,减轻病害早春流行速度和强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用于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杀菌组合物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杀菌组合物,该杀菌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包括:螺环菌胺、苯酰菌胺。

优选的,上述的螺环菌胺、苯酰菌胺的重量比例为1-5:2-4。

上述螺环菌胺、苯酰菌胺的重量比例为4:3。

上述的杀菌组合物还包括助剂,所述的有效成分螺环菌胺、苯酰菌胺占总成分的36-58%。

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杀菌组合物,该杀菌组合物中,助剂为分散剂、湿润剂、乳化剂、防冻剂、消泡剂、增稠剂、崩解剂、稳定剂、填料、溶剂中至少一种,所述的溶剂为有机溶剂或水。

上述的杀菌组合物其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和乳油中的任一种。

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杀菌组合物,该杀菌组合物为水乳剂,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螺环菌胺50、苯酰菌胺30,乳化剂 10、有机溶剂40、稳定剂5、防冻剂2、消泡剂1、增稠剂1、余量为水;

该水乳剂的具体生产步骤为:将螺环菌胺、苯酰菌胺、溶剂和乳化剂混合在一起,使之溶解成均匀的油相;将水、防冻剂、稳定剂、增稠剂和消泡剂混合在一起成均匀的水相;在反应釜中高速搅拌的同时将油相加入水相,缓缓加水直至达到转相点,开启剪切机进行高速剪切,剪切20分钟到1小时,形成水包油型的水乳剂,得水乳剂的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的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杀菌组合物中,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与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酯、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基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中的至少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凯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凯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37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