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42917.4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5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嗣喜;张子祥;梁小英;张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嗣喜 |
主分类号: | A61K36/82 | 分类号: | A61K36/82;A61K9/06;A61P17/02;A61K35/56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源友专利代理事务所 43208 | 代理人: | 章祖斌 |
地址: | 415137 湖南省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烫伤 药膏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烧烫伤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主要是由热、化学物质、光、电以及放射线等原因所导致的。烧烫伤会引起皮肤红肿疼痛、起水泡,甚至是皮肤剥脱,严重时会伤及组织和骨骼,对于某些烧烫伤,若处理不及时,就会导致不良的后果,如因细菌感染而引起的败血症,甚至是死亡。到目前为止,烧烫伤仍存在着创面疼痛、进行性坏死、易感染、疤痕难愈等难题。西医外科手术,如植皮术,是目前治疗严重烧烫伤的主要方法之一,但运用植皮术等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费用高昂、并发症多,重大伤口坏死后无法复生真皮肤而留下疤痕,使患者易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出现重要器官或系统功能严重受损而致使残疾或死亡;而西医外用药,主要是抗菌的外用药,如磺胺嘧啶银,是目前治疗轻度烧烫伤的方法之一,但有使创面损害加重的缺点。相应的,我国传统的中医药在烧烫伤的治疗上有着丰富的经验,主要是外用药,如紫草油、京万红软膏、复方芦荟霜剂、复方熊胆液、烧伤灵等,虽然这些产品对烧烫伤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止痒、消炎、镇痛、促进创面愈合等作用,但是容易留下疤痕,且愈合效果也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该药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敛伤及化腐生肌之功,能够实现控制感染,促进愈合,不留疤痕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药膏,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壳状地衣15-35份、红地龙10-25份、茶油55-100份。
优选地,所述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药膏,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壳状地衣25份、红地龙20份、茶油80份。
上述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取壳状地衣,消毒去杂,并研磨成200-300目的细粉;
(2)取红地龙,清洗干净,加水用文火煎汁,过滤,少火之稠状,制得稠膏;
(3)将第一步得到的壳状地衣的细粉、第二步得到的稠膏和茶油均匀混合,即制得药膏。
上述配方中,壳状地衣,具有抗菌的活性物质,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松萝酸、地衣硬酸以及地衣酚型的缩酚酸和缩酚酸环醚化合物。地衣抗菌物质中的多数对革兰氏阳性细菌表现出较高活性,对于结核性淋巴腺炎的外科治疗,对于静脉曲张性和营养性溃疡的治疗,对于外伤性骨髓炎的治疗,对于二、三级烧伤的治疗都具有良好的疗效。
红地龙,性味微寒,入肝脾肺经,有清热熄风、利水通便的作用,尤其是红地龙含的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和胶原酶,不仅能溶解陈旧性血栓,还对皮肤组织血管损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并可以促进内皮细胞DNA的合成。
茶油,有祛火、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及护肤美容功效。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中壳状地衣、红地龙、茶油这三种主要原料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的作用,使制得的药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敛伤,化腐生肌的功效,能有效防止和控制创面感染和交叉感染,促进创面修复、愈合,以消除疤痕的产生。该药膏治疗效果好,治疗时间短,一般Ⅰ、Ⅱ度烧伤、烫伤,用药一周左右即可痊愈,无任何不良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药膏,主要以下述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壳状地衣15份、红地龙10份、茶油55份。
制备方法:第一步,取壳状地衣,消毒去杂,并研磨成200-300目的细粉;
第二步,取红地龙,清洗干净,加水用文火煎汁,过滤,少火之稠状,制得稠膏;第三步,将第一步得到的壳状地衣的细粉、第二步得到的稠膏和茶油均匀混合,即制得药膏。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药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壳状地衣35份、红地龙25份、茶油100份。
制备方法如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药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壳状地衣25份、红地龙20份、茶油80份。
制备方法如同实施例1。
现列举几个典型病例,来说明一下本发明药膏的治疗效果及疗效的快慢。
病例1:张某,女,38岁,患者被摩托车排气管烫伤四肢后,严重感染,局部皮肤发红溃烂,大部分化脓。经清洁患处,外敷本发明药膏5天后,创面脓液全部脱落,15痊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嗣喜,未经张嗣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29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