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氢氧机节能电流稳压补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37015.1 | 申请日: | 2014-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8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胡永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绿能宝汽车配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14 | 分类号: | H02J7/14;H02J7/00;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毅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氢氧机 节能 电流 稳压 补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氢氧机节能电流稳压补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氢氧机节能电流稳压补助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大,对行驶设备的节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发动机是汽车等行驶设备的动力部件,传统的发动机的气缸内燃烧的燃料是单纯的汽油或柴油,依靠单纯的燃料的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然而,现有的发动机存在着燃料的燃烧不够充分的现象,因而燃料的化学能的转化不充分,发动机的总功率不够高,最终表现为燃耗高。
为提升燃油效果,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310159042.5”,公开号“CN 103233830 A”,名称为“氢氧混合动力装置”,包括具有进气支管的发动机,还包括:由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容器、盛于该容器内的过滤液和浸没于过滤液中的透气板构成的过滤器,所述进气口位于过滤液的液面下,所述出气口位于过滤液的液面上,并连通所述进气支管;由正、负电解电极和盛于电解槽中的电解液构成的水裂解箱,用于产生氢、氧气体,并连通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正、负电解电极电连接的自动控制器,用于控制所产生氢、氧气体的流量;和与所述自动控制器电连接的车载电瓶。在车载电瓶的作用下,自动控制器可控制水裂解箱生成氢、氧气体的流量,并将氢、氧气体经过滤器从进气支管送入发动机的气缸,参与气缸内的燃烧,氢、氧气体的加入使得缸内燃料的燃烧更充分。
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其无专门的氢氧机控制系统,导致供给水裂解箱的电流电压不稳定,影响到氢、氧气体的流量,难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可靠性降低。同时,由于是由车载电瓶供给水裂解箱工作电源,导致车载电瓶负载过大,容易出现因电量不足影响车辆正常行驶问题,另外也大大缩短了车载电瓶的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布局合理,能为氢氧机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源,且工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有效保证行驶设备的正常运行及延长自带电池使用寿命的氢氧机节能电流稳压补助系统。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氢氧机节能电流稳压补助系统,其包括后备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板和继电器,充放电管理电路板通过继电器与氢氧机相连接,该氢氧机的氢氧气体出气端通过气管与行驶设备的发动机进气口端相连接,充放电管理电路板分别与后备电池和行驶设备自带电池相连接。
所述充放电管理电路板包括充电稳压电路、检测切换电路和输出稳压电路。其中,充电稳压电路用于将行驶设备的多余电量以一稳定的电流电压给后备电池充电;检测切换电路用于检测行驶设备自带电池、后备电池的电压点,当行驶设备发电机有多余发电量时,可利用该发电量为氢氧机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源和/或对后备电池进行充电;当行驶设备发电机的发电量不足时,切换至后备电池持续为氢氧机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源;当行驶设备发电机的发电量和自带电池的电量均不足时,暂停对氢氧机提供电源,直至后备电池的电量恢复至预先设定值才为氢氧机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源;输出稳压电路用于将行驶设备发电机、行驶设备自带电池和后备电池的电量以一稳定的电流电压供给氢氧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充电稳压电路包括P-MOS型场效应晶体管Q1、N-MOS型场效应晶体管Q2、集成块U1、集成块U2、电感L1、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和电阻R6,所述P-MOS型场效应晶体管Q1的漏极连接行驶设备的电源正极,栅极接集成块U1的第1端脚,漏极分别与二极管D1和电感L1的一端相连接,该二极管D1的另一端接地,该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二极管D2一端和N-MOS型场效应晶体管Q2的源极相连接,二极管D2的另一端与后备电池的正极相连接,且依次串联电阻R4和电阻R5,该电阻R4的另一端与集成块U2的第1端脚相连接,且通过电阻R6接地,N-MOS型场效应晶体管Q2的漏极接地,栅极与集成块U2的第5端脚相连接,集成块U1的第4端脚通过电阻R1接地,且依次串联电阻R3、电阻R2,并与二极管D2的另一端相连接。
充电时,U1和U2通过电阻R2、 电阻R3、电阻R1、电阻R4、电阻R5、 电阻R6来监测电池电压,并以此来控制P-MOS型场效应晶体管Q1和N-MOS型场效应晶体管Q2的导通时间,最终来实现对电池的充电,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电感L1组成整流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绿能宝汽车配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绿能宝汽车配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70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