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消音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35880.2 | 申请日: | 2014-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3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博威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00 | 分类号: | F01N1/00;F01N1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韩敏 |
地址: | 300405***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消音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消音降噪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型消音器。
背景技术
消音器是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一种器件,是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的重要措施。消音器是安装在空气动力设备(如鼓风机、空压机、锅炉排气口、发电机、水泵等排气口噪音较大的设备)的气流通道上或进、排气系统中的降低噪声的装置。
消音器作为工业降低噪声的主要部件,其形状和构造的不同对噪声的不同频率区域有着不同的降噪效果,但是目前市面上现有的消音器都是采用单一阻性消音或抗性消音的消音结构,即使有的采用了阻性抗性相结合的消音方式,其消音也不彻底,对不同功率发动机噪声消除的适应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型消音器,采用了阻性消声、抗性消声、小孔消声和微穿孔板消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消声处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消音不彻底,对不同功率发动机噪声消除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复合型消音器,包括被两个隔板分隔成三个腔室的壳体、位于第一腔室的进气管和位于第三腔室的出气管;第二腔室内置有一个微孔管,所述的微孔管一端与第二隔板相连形成密封端,另一端穿过第一隔板后与第一腔室相连通;
其中,复合型消音器还包括连通管,所述的连通管穿透第二隔板连通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
其中,壳体内壁铺设有消音材料和微穿孔板。
其中,所述的微孔管上的小孔等间距排列,所述小孔孔径为10-30mm,所述小孔的间距为10-20mm。
其中,所述的连通管为两个,且所述的两个连通管以所述微孔管为对称轴设置。
其中,所述的微穿孔板孔径为1-5mm。
其中,所述的消音材料为耐高温防火材料。
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阻性消声、抗性消声、小孔消声和微穿孔板消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消声处理,消声降噪效果好。同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第一腔室底面的消音材料采用耐高温耐火材料,能够吸收废气中的火星,达到消音和灭火星的双重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创造复合型消音器的机构示意图
图中:
1、壳体 2、进气管 3、出气管
4、隔板 4-1、第一隔板 4-2、第二隔板
5、腔室 5-1、第一腔室 5-2、第二腔室
5-3、第三腔室 6、微孔管 7、连通管
8、消音材料 9、微穿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创造包括被两个隔板分隔成三个腔室的壳体、位于第一腔室的进气管和位于第三腔室的出气管;第二腔室内置有一个微孔管,所述的微孔管一端与第二隔板相连形成密封端,另一端穿过第一隔板后与第一腔室相连通;所述的复合型消音器还包括连通管,所述的连通管穿透第二隔板连通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的壳体内壁铺设有消音材料和微穿孔板。
本发明创造工作过程:废气通过进气管进入第一腔室后,首先通过第一腔室底面壳体上的消音材料和微穿孔板进行消音。利用阻性消声和微穿孔板消声原理,使得废气中的噪声在孔隙中摩擦而转化成热能耗散掉,使废气噪声声波减弱,消除其中大部分的中高频噪声。之后废气经第一腔室底面壳体反射进入与第一腔室相连通的微孔管。微孔管上布满许多小孔,当废气通过小孔进入第二腔室时,采用小孔消声原理,废气噪音中的中低频频谱将会移向高频和超高频,可听成分明显降低。同时第二腔室的顶面和底面的消音材料和微穿孔板继续消除废气噪音中的中高频噪声。接着废气又经过两个连通管的管路压缩和膨胀进入第三腔室,废气的压缩和膨胀过程为抗性消音方式,又进一步消除了废气中的中低频噪声。然后废气经过第三腔室内壁铺设的消音材料和微穿孔板继续进行消音,最终从出气管排出。整个过程采用了阻性消音、微穿孔板消音、小孔消音和抗性消音方式的结合,将废气噪音中的低频和中高频噪声有效去除,同时消音材料选用的是耐高温防火材料,能够将废气中的火星有效去除,避免火星随着废气进入大气中引起危险。
这里优选连通管至少为两个,以所述微孔管为对称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博威动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博威动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358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封输送机改向轮装置
- 下一篇:筷子上漆机的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