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互聚合的多壳液晶微胶囊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14856.0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7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武军;杨伟栋;肖武;范诵;陈俊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发印务(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3/02 | 分类号: | B01J13/02;B01J13/14;C09K19/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3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互 聚合 液晶 微胶囊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同种类的囊壳物质与不同种类的聚合方法相交互而制造多壳液晶微胶囊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某些物质(气、液、固)发生氧化、变色、腐蚀及失去稳定性,就要采取相应技术手段进行保护。采用成膜材料将其包裹其内,囊括其中形成不同微小胶囊,内包物为芯材,外包覆层为壳材,此种微小胶囊制备技术的方法是本世纪受到高度关注的一项高端技术,用途十分广泛。
目前在医药领域为保护药的品质采用胶囊技术,但药类胶囊的粒径较大。然而在工业及高端技术领域应用甚少,实际上迫切需要。如显色剂,功能长效缓释剂、防腐剂等都有待采取微胶囊技术实施保护。
目前医药领域多采用高温喷雾干燥技术,工艺虽然简单,但高温蒸发,会破坏活性物质,囊壁破裂,致密性差,保护性差。
目前制造胶囊的芯材多为固体粉末和高浓度液体,所成胶囊不透明。涉及液晶的极少。目前绝大多数采用单层包覆形成的胶囊,不结实,不安全,但因为它是最终产品,故没有关系。但在工业中应用它是中间产品,它要受到各种力的作用,会破损,故不可行,达不到预期的显色和缓释等保护目的。
液晶由于特殊的分子结构及在空间的排列构象使其具有独特的光学特性,而呈现出特有的光学色彩。目前关于液晶应用的相关报道很少,在应用技术领域仅限于液晶显示器,和温度显示计,原因是液晶在环境介质中会受到溶剂、酸碱、压力及碰撞中会发生改变和消失这一特有的光学特性。这也正是它在油 墨上应用难的原因。故这方面的文献很少。因为液晶的形态很特殊,是非液非固非气的第四态,介于流体与固体之间,所以对其包覆难度较大,常规单层包覆,囊壁不够结实,皮软,易粘连。碰撞和挤压下均会破裂,如:印刷是一个施压对压的油墨转移的过程,故胶囊不结实是必破无疑。本发明克服了2013年申请号为CN103233397A一种可逆感温的烟用包装纸的制备中其胶囊粒子大小到5-1000μm,它要比墨层都高,无法实现印刷的缺点;包覆层为一层,胶囊易破裂和它的胶囊壳层中加入粘土、硅酸盐、铝等物质,导致液晶的光学色彩无法展现等缺点。
本发明克服了2012年申请的CN102675958A包覆层为一层,胶囊易破裂的缺点。本发明克服了1992年申请的CN1062744A采用的液晶是双层壁的胶囊但是内层为油脂很难聚合,第一层壳与第二层壳之间粘合不牢的缺点。本发明是专门针对液晶胶囊有效包覆的技术方法,增加囊壁强度和柔刚结合度,且为多层囊壳,保证了应用的安全稳定性,故在凹印与丝网印刷中可以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物质的一种特殊第四形态产品,兼具流态与晶态的特征,具有动态分子组合构象的小分子液晶,制备成微乳液,进行不同种类物质与不同种类聚合方法相互交融性的聚合,其特征为构筑了微胶囊独特的多壳层结构。形成多壳微胶囊。基于液晶分子两端极性基的引力,不易分散,故引入第三组分进行溶解。采用天然的带负电荷的阿拉伯树胶和带正电荷的明胶,通过正负电荷的相互吸引相互作用而逐步沉积到囊芯的周围,使先附上去的阿拉伯树胶与后吸附上去的明胶呈双层复凝聚状态包覆于囊芯的表面,实现了对液晶进行第一壳层包覆。在第二壳层包覆前,中间构筑形成了溶胀接枝过渡层,采用天然的明胶,阿拉伯树胶各占50%。这层是靠各种基团反应而接枝,整体聚合中形 成互传网络的合金结构层。最后在乳化剂引发剂的作用下进行甲基丙基酸甲酯等单体的自由基聚合,构成第二壳层。形成微胶囊细小均匀,结实、不相互粘连,稳定性好,安全性高,液晶在其中被保护,其特有的双折射光学特性及色彩受到保护,避免了不包覆所导致的应用环境中的PH变化、溶剂的腐蚀、光线、应力等作用下失去它特有的光学特征与色彩。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标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A、一种交互聚合的多壳液晶微胶囊的制造方法特征在于以下反应步骤与工艺流程。在反应器中先加入带负电荷的亲水胶体水溶液,在高速搅拌下加入液晶溶液,形成微乳液,然后再特定的温度时间下,再加入带正电荷的亲水胶体水溶液,两种不同电荷相互作用,形成复凝聚层,然后逐渐降温,降低搅拌速度,一定时间稳定性下,再由硬化剂和促进剂的作用将复凝聚层转化为不溶解的交联结构第一壳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发印务(东莞)有限公司,未经永发印务(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48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流阻仪多用测试底座
- 下一篇:能均衡电场分布的高压穿墙套管的户外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