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超声诊疗仪及其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13287.8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5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翁春晓;郑淑丽;郭正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美联医学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超声 诊疗 及其 应用 方法 | ||
一种智能超声诊疗仪及其应用方法,包括信息采集传输系统、专家知识数据库、处方数据库、数据存储服务器、人机对话系统、超声透药系统以及智能分析转换系统,所述智能分析转换系统分别与其他各系统连接,信息采集传输系统能够采集测量并传输制定超声透药治疗方案所需的相关数据信息,得出并自动生成超声透药治疗方案,执行超声透药治疗,实时测量并传输超声透药时的相关数据信息,循环测量得出最佳超声透药治疗方案。通过整合诊断,治疗两部分功能模块,实现了诊断治疗一体化和智能化,另外实现了治疗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和精确引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超声波影像引导超声透药的仪器,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超声诊疗仪。
背景技术
超声波用于促进药物的局部透皮吸收和体内物质靶位传递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技术原理和作用机制已被成功探明,并进入产品开发和应用阶段。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前苏联学者首开超声局部透药技术的研究,并应用于炎症和感染的临床治疗;1996美国麻省理工Langer R.发现证实低频超声波能够提高细胞膜和组织膜的通透性,可以用作促进药物局部透皮的动力。Katherine W.首先提出了超声运载理论,指出超声促透将解决基因给药途径。英国Nikolitsa证实超声致孔可引促进化疗药物从血管向组织的扩散,提高化疗药物的杀瘤作用。美国Bryant J.等观察到超声和阿霉素联合作用使荷瘤大鼠模型的肿瘤增长速度有效减缓。德国Daffertshofer,M.等观察到了经颅超声改变血脑屏障的通透作用并可以促进溶栓药物的溶栓效果。一时间超声靶位透药技术研究和开发展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研究者们都争先进入这一研究开发领域,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作为一类促进药物靶位组织传输和经皮肤体内透入的手段,强力透皮(active transdermal,AT)方法被广泛关注。它是通过 特定物理参数的超声波,改变了皮肤和组织对药物的通透性,对药物分子或粒子施加动能,在超声能量的介导下,促使其透过皮肤进入组织或促进已进入循环内的药物分子向病变组织定向释放或传输,达到药物组织和细胞内的富集和靶位治疗的目的,是一种高效、无痛无创,可避免全身毒副作用的精确药物治疗方法。
CN2460122Y公开了一种超声电导透皮给药装置的治疗头,超声波换能器置于外壳中部,通过导线与超声波发生器相连,其上为耦合绝缘层,再其上为脉冲电极,并通过导线与脉冲发生器相连,脉冲电极与外壳形成贮药仓,实现了超声波和电离子导入促进头皮给药叠加作用,可促使药物分子或粒子迅速进入人体达到治疗的目的。
CN 203539901 U公开了一种超声低中频电导治疗仪,使用者通过触摸屏的操作,可对超声波及低中频的强度、持续时间等参数进行控制,控制器响应触摸屏的触摸信号,对超声波控制电路和低中频控制电路进行控制,从而使超声波发生器和低中频发生器通过治疗头输出使用者所需的强度及时间,对使用者进行有效治疗。
超声诊断技术是现代三大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之一,它是利用超声波的声学特性,检测和显示人体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状态来诊断疾病的方法和技术,当前临床应用的B超、彩超检查等都属于超声诊断技术。由于人体各种组织有声学的特性差异,超声波在人体内传播时可以在两种不同组织界面处产生反射、折射、散射、绕射、衰减以及多普勒频移等物理变化。通过接收这些反射、散射信号,形成图像显示各种组织及其病变的形态、方位等信息,结合病理学、临床医 学,观察、分析、总结不同的反射规律,而对病变部位、性质和功能障碍程度作出诊断,还可对各种局部靶位治疗提供超声图像数据的引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美联医学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美联医学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32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