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迎风收集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发动机以及迎风配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12961.0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54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丁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11/10 | 分类号: | F01P1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韩俊 |
地址: | 2151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迎风 收集 装置 包括 发动机 以及 配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迎风收集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发动机以及迎风配送方法,具体来说,涉及用于将在利用车辆行驶时的迎风(迎面风)对散热器进行冷却后的迎风收集的迎风收集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发动机以及迎风配送方法。
背景技术
冷却风扇是车辆的冷却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可根据发动机的水温随时调节冷却风量,以保证发动机在最有利的温度下运转。
以往,在冷却风扇运转时,从车的百叶窗抽吸车辆行驶时的迎风(迎面风),利用上述迎风对散热器进行冷却,从而提高迎风对散热器的冷却效果。
但是,在吹拂散热器后的具有强劲推力的迎风没有被有效利用,从而导致资源浪费。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已知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060838号)中公开了将从风扇经过的空气(迎风)经由管道流入发动机的气缸内,并使发动机内的废弃物排出到发动机外的技术。
但是,专利文献1中的风扇与一般的空调的室外机的风扇相同,经过风扇的空气的流速较低,因而,存在无法将发动机内的废弃物充分排出这样的技术问题。也就是说,虽然在专利文献1中对迎风进行了部分利用,但却仍然没能有效地利用具有强劲推力的迎风,仍然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
因此,如何能够充分且有效地利用对散热器进行冷却后的迎风便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迎风收集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发动机以及迎风配送方法,其中,上述迎风收集装置能够充分且有效地利用对散热器进行冷却后的迎风,并且能够根据包括该迎风收集装置的发动机的运转情况,对上述收集来的迎风进行合理地配送。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第一技术方案的迎风收集装置与车辆的冷却风扇连接,其特征是,所述迎风收集装置整体呈喇叭管状,包括:收集风扇部,在该收集风扇部的靠迎风一侧的部分处形成有风扇,所述靠迎风一侧的部分与所述冷却风扇的出风侧连接;以及连接部,该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收集风扇部的靠背风一侧的部分附近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经由连接管而与发动机的进气端口和/或高压喷嘴连通。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第二技术方案的迎风收集装置是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第一技术方案的迎风收集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是,所述收集风扇部呈圆锥台状,所述收集风扇部的靠迎风一侧的部分是圆锥台中的面积最大的圆形部,所述收集风扇部的靠背风一侧的部分是圆锥台中的面积最小的圆形部。
另外,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第二技术方案的迎风收集装置中,所述冷却风扇具有低速风扇和高速风扇,单个所述迎风收集装置能与所述低速风扇或所述高速风扇连接,与所述低速风扇连接的所述迎风收集装置的靠迎风一侧的部分的直径为20cm,与所述高速风扇连接的所述迎风收集装置的靠迎风一侧的部分的直径为30cm,所述连接部的直径为8cm。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发动机,包括冷却风扇,该冷却风扇具有单个风扇或具有高速风扇和低速风扇,其特征是,在所述冷却风扇的单个风扇或是在所述冷却风扇的高速风扇和低速风扇上,连接有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第一技术方案的迎风收集装置,在所述冷却风扇具有单个风扇时,所述迎风收集装置的连接部经由高压喷嘴侧迎风流路与所述高压喷嘴连通,在所述高压喷嘴侧迎风流路的中途设置有迎风旁路,该迎风旁路经由进气端口侧迎风流路与所述发动机的进气端口连通,在所述冷却风扇具有高速风扇和低速风扇时,设置有两个所述迎风收集装置,一个所述迎风收集装置与所述高速风扇连接,另一个所述迎风收集装置与所述低速风扇连接,与所述高速风扇连接的一个所述迎风收集装置的连接部经由高速风扇侧迎风主流路而与所述高压喷嘴连通,与所述低速风扇连接的另一个所述迎风收集装置经由低速风扇侧迎风流路而与所述发动机的进气端口连通,在所述高速风扇侧迎风主流路的中途形成有高速风扇侧迎风旁路,该高速风扇侧迎风旁路与所述低速风扇侧迎风流路的中途连接。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发动机是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发动机的基础上,其特征是,所述发动机包括冷却回路,该冷却回路具有可变容量水泵、第一冷却水箱及将它们连接的连接管,所述第一冷却水箱中的冷却水在所述可变容量水泵的抽吸下流过所述冷却风扇的冷却水箱用散热器后返回所述第一冷却水箱,所述高速风扇侧迎风旁路与所述低速风扇侧迎风流路的比所述第一冷却水箱更靠上游侧的位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日立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29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塑料应用的白色矿物材料的新颖表面处理
- 下一篇:一种EOC跨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