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散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09990.1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4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强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太阳生化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K9/14;A61P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萎缩 胃炎 中药 散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散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于中草药配方领域。
背景技术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道疾病中常见的病症,萎缩性胃炎即胃粘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后导致的粘膜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粘膜肌层常见增厚的病理改变,由于腺体萎缩或消失,胃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变薄,如果不及时治疗,则会出现胃癌的情况,目前,主要采用西药方法治疗,但是西药的副作用太大,对人体的损害较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效果好、无副作用的治疗慢性腹泻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散剂,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太子参11、三七8、莪术3、龙葵4、甘草8、石斛3、砂仁11、白芍12、蒲公英3。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散剂的制备方法为: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先将三七研细末,再将其余原料药研细过160目筛,与三七研磨后的粉末调匀制成中药散剂。
本发明所制得的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散剂的使用方式为:水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2 次,以 2 个月为一个疗程,可服 1 - 3个疗程。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治疗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所选用的药材的药理学基础为:
太子参:味甘,性温,无毒,补益脾肺,益气生津,能益脾气,养胃阴;
三七: 味甘,微苦,性温,具有散血、定痛等功能;
莪术:具有抗肿瘤、保肝养胃功能;
龙葵:性寒,味苦、微甘;有小毒,清热解毒,利尿;
甘草:味甘甜,性平和,入心、脾、肺、胃四经,生用偏凉,可泻火解毒、缓急止痛,炙用偏温,能散表寒、补中益气,甘草还善于调和药性,解百药之毒;
石斛: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功能;
砂仁:味辛,性温,归脾经、胃经、肾经,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能;
白芍:性凉,味苦酸,微寒,具有补血柔肝、平肝止痛;
蒲公英:性 甘,微苦,寒,主治胃炎;
综上,通过将上述中草药融合到一起,不仅治疗效果好,而且避免了西药带来毒副作用的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散剂,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太子参11、三七8、莪术3、龙葵4、甘草8、石斛3、砂仁11、白芍12、蒲公英3。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散剂的制备方法为: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先将三七研细末,再将其余原料药研细过160目筛,与三七研磨后的粉末调匀制成中药散剂。
典型病例
病例 1 :魏某,男,68 岁,患者有萎缩性胃炎,神经衰弱多年,长期服用胃药,效果不明显,后来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散剂,每日 1 剂,日服 2 次,连服 2 个疗程后,食欲增加,胃病症状大减,后又服用了 2 个疗程后治愈,至今没有发作。
病例 2 :任某,男,59岁,患萎缩性胃炎多年,身体消瘦,四肢无力,常服用西药多年,效果不明显,开始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散剂,症状减少,体质逐渐好转,继续服用本发明的散剂药一个疗程后,胃病症状完全消失,至今没有发作。
病例3 :林某,男,70岁,患萎缩性胃炎10余年,身体消瘦,四肢无力,常服用西药多年,效果不明显,开始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散剂 3 个疗程后,症状减少,体质逐渐好转,继续服用本发明的散剂药 2 个疗程后,胃病症状完全消失,至今没有发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太阳生化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太阳生化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99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