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锁扣组件、锁止机构及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08620.6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5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马君;广松林;孙佳;齐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5/00 | 分类号: | E05B85/00;E05B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机构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锁扣组件、锁止机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的车门按照开启方式可分为:顺开式车门、逆开式车门、水平移动式车门、上掀式车门和折叠式车门。不论是采用哪种开启方式,在车门和车身之间都需要设置锁止机构,当车门关闭后以将车门锁固在车身上。具体地,锁止机构通常包括相匹配的门锁和锁扣,其中,门锁安装在车门上,锁扣安装在车身的侧围外板上,当车门关闭后,利用门锁和锁扣之间的卡合,将车门锁固在车身上。
然而,因车身的侧围外板强度较低,使得在车门关闭时发出的关门声中的高频成分较多,低频成分较少,从而导致关门声尖锐刺耳,影响关门声品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锁扣组件,以提升关门声品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锁扣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车身的设定区域内的加强板,以及设于所述车身与所述加强板相对的区域内、通过至少两个螺栓与所述加强板固定连接的锁扣,且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车身的内侧,所述锁扣位于所述车身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车身的设定区域包括彼此相互连接的侧围外板、C柱内板和后轮罩外板,所述加强板分别与所述侧围外板、C柱内板和后轮罩外板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加强板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C柱内板固定连接,和/或,通过螺栓与所述C柱内板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加强板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后轮罩外板固定连接,和/或,通过螺栓与所述后轮罩外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强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边缘设有翻边,所述本体上设有供连接所述锁扣和所述加强板的螺栓穿过的至少两个螺栓孔。
进一步地,所述翻边包括:与所述C柱内板相连的第一翻边,与所述后轮罩外板相连的第二翻边;其中,
所述第一翻边的形状与所述C柱内板上的对应连接区域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后轮罩外板上的对应连接区域的形状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锁扣组件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本体上的螺母盒,设于所述螺母盒内且位于所述螺母盒和所述本体之间的螺母板,所述螺母板上设有与所述螺栓匹配的至少两个螺纹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具有以下优势:
当上述技术方案所提的锁扣组件安装到车身上时,首先将加强板安装到车身的设定区域,此处所说的设定区域包括但不限于是车身的侧围外板、C柱内板、和/或后轮罩外板,然后将锁扣安装到车身外侧,并通过至少两个螺栓与加强板固定连接;举例来说,加强板与车身的侧围外板、C柱内板固定连接,将锁扣安装到侧围外板的外侧,并与加强板相对;由于在车身与锁扣连接区域设有加强板,因此可以增加车身与锁扣连接区域的静刚度与动刚度,使得在车门关闭时发出的关门声中的高频成分减少,低频成分增加,关门声变低沉;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所提的锁扣组件可以有效地提升关门声品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锁止机构,以提升关门声品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锁止机构,包括:门锁,与所述门锁匹配、上述技术方案所提的锁扣组件。
所述锁止机构与上述锁扣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以提升关门声品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包括:车身,安装在所述车身上的车门,以及上述技术方案所提的锁止机构,其中,所述锁止机构的门锁安装在所述车门的开门侧,所述锁止机构的锁扣组件安装在所述车身的设定区域内。
所述汽车与上述锁止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锁扣组件在车身上的位置图;
图2为图1中侧围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加强板, 102-C柱内板,
103-后轮罩外板, 104-侧围外板,
105-锁扣安装区域, 106-螺母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86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公路收费的双频卡及公路收费系统
- 下一篇:一种会员自助办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