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体验购物装置及体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06407.1 | 申请日: | 2014-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8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 发明(设计)人: | 彭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新节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Q30/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瑞云;林丽明 |
| 地址: | 51061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体验 购物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互操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体验购物装置及体验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购买服饰是在服饰实体店里,购买者通常在服饰店里的试衣镜试穿戴以审视评估实际效果,随着服饰行业的迅猛发展,各式各样的服饰让人眼花缭乱,款式繁多让人难以取舍,好在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人们可以享受更多的智能服务。比如中国专利ZL200920051812.3公开一种“智能试衣镜”,其包括一镜面,镜面的背面设有光反射层,镜面上设有智能显示屏和信号收发装置,信号收发装置与智能显示屏电性连接。光反射层设有配合智能显示屏的镂空窗口。这样,顾客可以从试衣镜中审视试衣效果,同时观看智能显示播放的产品信息。但是这种试衣镜的功能还是比较有限的,不能实现与顾客的互动,试衣者只能被动观看,不能实现良好的试戴效果。
纵观消费者在网购购物的体验,从早期只能看看图片和文字介绍,只是单方面的传达信息,没有办法实现互动的操作,更没有办法实现自身的虚拟试穿试戴的体验,后来,出现了一些体验机,其增加了可以进行互动的触摸屏,但是触摸屏用久了会发热,而且触摸屏需要人们近距离的操作,大尺寸的屏幕会看得比较辛苦,眼睛近距离会很容易累,而且离屏幕近,辐射比较厉害,甚至屏幕用久了会很容易脏,有细菌等情况,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也不能让消费者能够得到更快速轻松的互动体验;到目前通过普通摄像头结合图片能让消费者有了一个虚拟体验购物,但基本上都是二维图片,其效果生硬,失真,就算有一些产品声称是三维做的虚拟体验购物系统,但其三维物件模型的效果差,从而无法实现良好的虚拟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呈现出来真人试穿试戴三维虚拟物件的智能体验购物装置。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智能体验购物装置的体验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为一种智能体验购物装置,包括显示设备、与显示设备连接的人体感应智能设备,所述人体感应智能设备集合有中枢处理器、视频影像采集器、存储器、人体实时动作识别器,所述视频影像采集器、存储器、人体实时动作识别器分别与中枢处理器逻辑连接;所述中枢处理器与显示设备进行信息交互,存储器储存有三维物件模型。
所述人体感应智能设备为盒体结构,其前端设有旋转部件,该旋转部件根据安装高度在上下30度至38度之间可调节感应人体的朝向。该人体感应智能设备为集成一体化,可在比较宽的范围内捕抓人体的动作,应用范围广。
所述人体实时动作识别器包括红外发射器、CMOS红外接收器、成像处理器和人体骨骼跟踪处理器,所述红外发射器、CMOS红外接收器均通过成像处理器与人体骨骼跟踪处理器连接,所述人体骨骼跟踪处理器与中枢处理器连接。
所述显示设备为多媒体显示设备或者至少有一个显示器。
另一方面,根据上述智能体验购物装置的体验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视频影像采集器获取实景影像;
S2.人体实时动作识别器根据人体的动作获取人体的三维数据,中枢处理器根据人体实时动作所选择的三维物件,调取存储于存储器的三维物件模型与人体的三维数据对接;
S3.中枢处理器控制三维物件模型与实景中的人体结合形成的试戴影像在显示设备显示。
进一步的,步骤S2包括:
S21.红外发射器发出红外线发射到有实景的场景中;
S22.CMOS红外接收器接收红外信息,通过成像处理器和人体骨骼跟踪处理器分析区分出人体的信息和场景的信息,标定出人体位置和人体深度骨骼图,并一直实时跟踪人体的肢体动作和位置移动;
S23.将三维物件模型与标定出来的人体深度骨骼图进行精确对接,判断三维物件模型要叠加到实景人体图像的具体位置并进行与人体深度骨骼图的绑定动作。
进一步的,在步骤S23之前是使用三维制作软件制作好物件模型,然后编写程序把制作好的三维物件模型导入到软件中,通过软件中的三维引擎驱动三模物件模型。
所述三维物件模型包括衣服、包包、首饰、帽子、化妆美容、发型发式、鞋子,眼镜等物件。
更进一步的,为了使显示设备更好的捕捉人体深度骨骼图,人体位置与显示设备的距离为0.6M-5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新节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新节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64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装置
- 下一篇:计算器组件的散热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