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无铝超高碳钢的三步退火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504075.3 申请日: 2014-09-28
公开(公告)号: CN104232857A 公开(公告)日: 2014-12-24
发明(设计)人: 刘庆锁;孟亮;石卫东;王晶;薛贯鲁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21D1/26 分类号: C21D1/26;C21D6/00;C21D11/00
代理公司: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代理人: 李益书
地址: 300384 天津市西青***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针对 无铝超 高碳钢 退火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高碳钢的退火工艺,特别是一种细化超高碳钢碳化物的三步退火工艺。

背景技术

含碳量在1.0-2.1 wt﹪的铁基合金材料称为超高碳钢。由于碳含量过高,在制备超高碳钢时传统方法很难避免碳的偏析,以及大量的网状碳化物生成,从而使钢具有极高的脆性,因而超高碳钢在工业化的应用一直被人们所忽视。

为解决粗大或网状碳化物的存在而引起材料脆性大的问题,国际上针对含有铝元素的超高碳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加工工艺。目前国内外多采用形变热处理工艺、多重热处理复合工艺以及粉末冶金工艺来控制材料的组织结构,尤其碳化物相状态,以达到提高材料的韧性。

针对含铝高碳钢的加工工艺存在过程控制复杂、能耗大、有噪音污染以及循环周期较长等问题。若通过调整材料成分,如不添加铝元素,并借助退火工艺,细化原始组织中的碳化物并抑制二次碳化物以大块或网状析出,形成由珠光体加细小均匀分布的颗粒状碳化物组织,进而改善材料的韧性,这不仅使得超高碳钢的应用潜质得以彰显,而且得以发展出一种新型的超高碳钢加工工艺。

无铝超高碳钢通过退火工艺获得由珠光体加细小均匀分布的颗粒状碳化物组织的研究有着强烈工程应用背景。然而使该种超高碳钢具有由珠光体加细小均匀分布的颗粒状碳化物组织是较困难的。关键的问题是如何选择适宜的退火工艺条件,如奥氏体化温度、奥氏体化后的冷却速度与冷却方式等控制组织形成条件的协调组合。目前,关于无铝超高碳钢通过退火工艺获得由珠光体加细小均匀分布的颗粒状碳化物组织的研究工作国内外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出一种针对无铝超高碳钢的三步退火工艺。该工艺能够细化原始组织的碳化物并避免碳化物以大块或网状二次析出,使材料获得珠光体加细小均匀分布的颗粒状碳化物组成的组织,使材料的韧性得以提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针对无铝超高碳钢的三步退火工艺,所述超高碳钢的组分及含量表达式为Fe-1.58C-1.97Cr-0.26Si-0.73Mn-0.09Mo,该三步退火工艺的整个过程步骤如下:

1)奥氏体化处理:将所述超高碳钢以5~10℃/min的加热速度加热到840~880℃进行等温,等温时间2 ~ 3h;

2)奥氏体化后的冷却处理:将奥氏体化等温后的超高碳钢从840~880℃冷却到750~790℃,冷却速度为3~8℃/s;

3)等温处理:将超高碳钢在750~790℃下等温处理,等温处理时间为50~80min,使超高碳钢等温获得由珠光体与细小均匀分布的颗粒状碳化物组成的组织;等温处理后炉冷至室温。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方法通过一个包含关联组合三步骤的热处理退火过程,既保证原始组织中碳化物的有效溶解,包括大块碳化物的细化、不规则形状碳化物的尖角钝化、碳化物网的断网以及碳化物回溶等,又避免奥氏体化后冷却过程中碳化物以大块或网状二次析出,使材料获得由珠光体与细小均匀分布的颗粒状碳化物组成的组织,进而达到提高材料韧性及加工过程的低能耗,并且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试样的金相照片,可观察到珠光体加细小均匀分布的颗粒状碳化物组成的组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得试样的金相照片,可观察到珠光体加细小均匀分布的颗粒状碳化物组成的组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得试样的金相照片,可观察到珠光体加细小均匀分布的颗粒状碳化物组成的组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实施例1

一种针对无铝超高碳钢的三步退火工艺,所述超高碳钢的组分及含量表达式为Fe-1.58C-1.97Cr-0.26Si-0.73Mn-0.09Mo, 该三步退火工艺的步骤如下:

1)奥氏体化处理:将材料以5℃/min的加热速度加热到840℃保温2h;

2)奥氏体化后的冷却处理:将奥氏体化等温后的超高碳钢从840℃冷却到750℃,冷却速度为3℃/s;

3)等温处理:将超高碳钢在750℃下等温处理,等温处理时间为50min,使超高碳钢等温获得由珠光体与细小均匀分布的颗粒状碳化物组成的组织;等温处理后炉冷至室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40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