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屈服强度800MPa级高韧性热轧高强钢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03735.6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6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焕荣;杨阿娜;王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38 | 分类号: | C22C38/38;C22C3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屈服 强度 800 mpa 韧性 热轧 高强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结构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屈服强度800MPa级高韧性热轧高强钢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起重机、混凝土泵车以及混凝土搅拌车等工程机械行业,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步加大高强结构钢的使用比例,在新车型的设计上采用高强减薄,同时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目前,屈服强度在600和700MPa级别的的高强钢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屈服强度在800MPa以上的高强钢的应用还较为有限。600和700MPa级的热轧高强钢成分设计上大多采用添加高钛进行析出强化为主,组织也多为粒状贝氏体。高钛型的粒状贝氏体组织高强钢的韧脆转变温度通常在-40℃左右,且冲击性能波动较大。与此同时,有些工程机械用户要求的使用环境在-30~-40℃之间,同时要求具有更高的强度。在此背景下,高钛型的热轧高强钢不仅强度难以满足,低温冲击韧性更是难以保证,这就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具有较低成本的高强度高韧性钢材。
低碳或超低碳马氏体是一种多尺度结构。低碳或超低碳马氏体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板条束尺寸,且与板条束尺寸之间呈Hall-Petch关系,板条束尺寸越小,钢的强度越高,韧性越好。细小的马氏体板条束可更为有效的阻碍裂纹的扩展,从而提高低碳或超低碳马氏体钢的低温冲击韧性。本发明正是基于超低碳马氏体这一设计思路而提出的。
中国专利03110973.X公开了一种超低碳贝氏体钢及其制造方法,由于其水冷后的停冷温度在贝氏体转变温度Bs和马氏体转变温度Ms之间或者Bs点以下0-150℃范围内,故其强度较低,即使加入了较高含量的Cu和Ni且经过中高温度回火,钢板的最高屈服强度未达到800MPa,其组织主要为超低碳贝氏体;而且Cu含量超过0.4%之后必须进行回火处理,增加了工艺流程和制造成本,故采用该专利只能制造出强度较低的系列高强钢,无法达到屈服强度800MPa以上。
中国专利201210195411.1公开一种超低碳贝氏体钢及其制造方法,该专利的主要设计思路仍采用超低碳贝氏体,尽量不添加Cu,Ni,Cr,Mo等较为贵重的合金元素,而是采用中Mn的设计思路,即Mn含量控制在3.0-4.5%。众所周知,Mn含量达到3%以上时,虽然钢板的力学性能较好,但是对于钢厂而言,如此高的Mn含量在炼钢尤其是连铸时是极其困难的,连铸时钢坯容易产生裂纹,且热轧轧制时容易发生开裂,实用性较差;而且,其实施例4中的碳含量达0.07%以上,已经不属于通常意义上的超低碳范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屈服强度800MPa级高韧性热轧高强钢及其制造方法,获得的钢板在室温到-80℃的温度范围内仍具有非常优异的低温冲击韧性,-80℃冲击功可达100J以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采用超低碳马氏体的设计思路,通过Nb、Ti复合添加细化奥氏体晶粒尺寸、Cr、Mo复合添加提高淬透性和抗回火软化能力,利用热连轧工艺,通过直接淬火或低温卷取工艺获得超低碳马氏体组织,高强度结构钢屈服强度可达800MPa级,且具有优异的低温冲击韧性。
具体的,本发明的屈服强度800MPa级高韧性热轧高强钢,其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C 0.02~0.05%,Si≤0.5%,Mn 1.5~2.5%,P≤0.015%,S≤0.005%,Al 0.02~0.10%,N≤0.006%,Nb 0.01~0.05%,Ti 0.01~0.03%,0.03%≤Nb+Ti≤0.06%,Cr 0.1%~0.5%,Mo 0.1~0.5%,B 0.0005~0.0025%,其余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进一步,所述热轧高强钢的屈服强度≥800MPa,抗拉强度≥900MPa,延伸率≥13%,-80℃冲击功达100J以上。
本发明所述热轧高强钢的显微组织为板条马氏体。
在本发明高强钢成分设计中:
碳是钢中的基本元素,同时也是本发明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碳作为钢中的间隙原子,对提高钢的强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影响最大。通常情况下,钢的强度越高,冲击韧性越差。为获得超低碳马氏体组织,钢中的碳含量必须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根据超低碳钢的一般分类,碳含量应控制在0.05%以下。同时,为了保证钢的屈服强度达到800MPa以上,钢中的碳含量不能太低,否则钢的强度难以保证,通常不低于0.02%。因此,钢中比较合适的碳含量应控制在0.02-0.05%,同时辅以细晶强化等可保证钢板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冲击韧性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37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