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击地压巷道迈步式吸能防冲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03266.8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53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潘一山;唐治;徐连满;李忠华;李祁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 |
代理公司: | 阜新市和达专利事务所21206 | 代理人: | 邢志宏,赵景浦 |
地址: | 12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地压 巷道 迈步 式吸能防冲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井下采煤设备的支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冲击地压巷道迈步式吸能防冲支架。
背景技术
深度开采是煤炭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深部煤岩体组成结构特征、变形破坏特征、能量释放特征与工程响应特征均与浅部明显不同,更易诱发冲击地压灾害,造成井下严重破坏和人员伤亡事故,随采深增加,煤体内的应力增大,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性就越大,特别是工作面顺槽发生冲击地压的危险性也越大。研究统计表明,75%以上的冲击地压发生在巷道,特别是工作面0~100m超前支护范围内。
现在浅部开采逐渐向深部开采发展,而巷道支护形式还保持在锚杆、锚索、金属支架、金属可缩性支架、锚喷等,这些支护方式支护强度低、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安全性差,严重制约了煤矿高效安全生产要求。目前,已有的超前液压支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部分超前支架移架方式容易造成对顶板反复支撑,引起顶板破碎,不利于巷道维护。(2)巷道采用锚杆、锚索支护,在巷道壁会有一部分外漏,影响超前支架顶梁与巷道顶板接触效果。(3)超前支架对顶底板具有较高的防护能力,但支架抗冲击能力较差,且侧向的防护能力和稳定性不足。(4)超前支护段中放置有各种生产配套设备,这些设备的尺寸、位置和超前支架不易配套,不如单体支柱灵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承载能力和抗冲击能力强,可自移的高效、安全可靠的冲击地压巷道迈步式吸能防冲支架。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冲击地压巷道迈步式吸能防冲支架包括底座、顶梁、液压立柱一、液压立柱二、伸缩梁一、伸缩梁二,其特点是每组支架的上方由两个平行的顶梁,下方由两个平行的底座组成框架,两平行的顶梁和底座之间上、下对称用三个千斤顶一连接,在两平行的顶梁上方对称设有四个液压立柱二,在两平行的底座和顶梁的外侧面上对称装有三个水平方向的液压立柱一,在底座和顶梁上的液压立柱一的外端头上分别连接伸缩梁一的下端和上端,在两平行的顶梁和底座之间装有四连杆机构,四连杆机构由上连杆、下连杆和斜梁组成,上连杆、下连杆和斜梁均为铰连接,在两组支架之间的上部顶梁之间用伸缩梁二连接,在底座之间用千斤顶二连接,在每组的顶梁和底座前后两端之间设有吸能防冲液压立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冲击地压巷道迈步式吸能防冲支架顶梁安装液压立柱后,使顶梁与顶板的接触位置可以按照设计位置接触,增强了支架顶梁受力,克服了支架移架过程中造成对顶板反复支撑,引起顶板破碎的问题,有效避让锚杆、锚索支护在巷道壁外漏部分,增强了支架顶梁与巷道顶板接触效果。冲击地压巷道迈步式吸能防冲支架对顶底板具有较高的防护能力,对侧向也具有较高的防护能力,吸能防冲液压立柱的设计使用增加了支架抗冲击能力。冲击地压巷道迈步式吸能防冲支架高度可用吸能防冲液压立柱调节,侧向宽度可用液压立柱一和千斤顶一调节,适合多种尺寸的矩形巷道使用,且可实现自移。冲击地压巷道使用迈步式吸能防冲支架进行加强支护后,可大大降低巷道变形、工人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作业安全性,加快超前支护推进速度,满足高产高效综采工作面的要求。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
图1是冲击地压巷道迈步式吸能防冲支架结构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与围岩连接的左侧视图。
图中,1-顶梁;2-液压立柱一;3-液压立柱二;4-吸能防冲液压立柱;5-千斤顶一;6-千斤顶二;7-底座;8-1-上连杆;8-2-下连杆;8-3-斜梁;9-伸缩梁一;10-伸缩梁二;11-围岩。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32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滑轮机构
- 下一篇:软弱大变形流变性岩体大断面隧道缓冲让压支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