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固体绝缘开关设备的主绝缘体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02582.3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1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金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3/00 | 分类号: | H02B13/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06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固体 绝缘 开关设备 绝缘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电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固体绝缘开关设备的主绝缘体。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开关行业中,中压开关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中压环网柜市场上,大多采用气体绝缘环网柜,气体绝缘环网柜中的绝缘介质及灭弧介质通常采用SF6(六氟化硫)气体。SF6气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高温电弧分解产物和其本身(或分解产物)与接触介质发生的化学反应生成物对生物的毒性作用,电器设备内的SF6气体及分解物与绝缘材料反应会生成某些有毒产物,如与含有硅成分的环氧酚醛玻璃丝布板(棒、管)等绝缘件,或与石英砂、玻璃作填料的环氧树脂浇注件、模压件以及瓷瓶、硅橡胶、硅脂等起化学作用,生成SiF4、Si(CH3)2F2等产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是巨大的;其二是SF6气体作为一种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危害,《京都议定书》明确规定SF6气体为六种温室气体之一,对其使用及排放有明确的限制要求;且在相对封闭的使用场所,SF6气体绝缘环网柜泄漏的SF6气体及其分解物不容易扩散,会对身处其环境内的人员造成中毒、窒息等伤害,并对大气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固体绝缘开关设备的主绝缘体,用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气体绝缘环网柜泄漏的SF6气体及其分解物不容易扩散,会对身处其环境内的人员造成中毒、窒息等伤害,并对大气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等技术问题。
一种用于固体绝缘开关设备的主绝缘体,其特征在于:一种用于固体绝缘开关设备的主绝缘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筒、真空灭弧室、带电显示传感器、进出线套管、进出线导电杆、屏蔽盖、接地端静触头固定螺母、接地端静触头绝缘伞裙、主母线套管、母线导电杆、隔离端静触头绝缘伞裙、密封槽、定位槽、后导向槽、前导向槽、嵌装螺母、通孔、观察窗、灭弧室绝缘伞裙、M8铜嵌装螺母、加强筋、爬裙,所述绝缘筒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真空灭弧室设置于绝缘筒内腔底的前部,真空灭弧室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螺纹孔,并且在真空灭弧室的上部设置有灭弧室绝缘伞裙;所述带电显示传感器感应部件为φ50屏蔽网,φ50屏蔽网套在进出线导电杆的外部,带电显示传感器显示部件通过M4螺纹孔与外部连接;所述进出线套管位于绝缘筒前端的下部,构成突出于绝缘筒前端表面的圆锥台;所述进出线导电杆设置于进出线套管内,且进出线导电杆的一端通过螺栓与真空灭弧室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的屏蔽盖位于进出线导电杆与真空灭弧室连接处;所述接地端静触头固定螺母设置于绝缘筒腔内底端的中间位置;所述接地端静触头绝缘伞裙设置于接地端静触头固定螺母的上部;所述主母线套管位于绝缘筒下端后部,构成突出于绝缘筒下端表面的圆锥台;所述母线导电杆位于主母线套管内,且两端均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隔离端静触头绝缘伞裙位于母线导电杆的上部;所述密封槽为环形,设置在绝缘筒的上表面,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后导向槽数量为2个,对称设置于绝缘筒内腔两侧壁上;所述前导向槽数量为2个,对称设置于绝缘筒内腔两侧壁上;所述定位槽数量为4个,位于后导向槽和前导向槽顶端的上部;所述嵌装螺母数量为13个,沿着密封槽均匀分布于绝缘筒的上表面;所述通孔设置于绝缘筒前端的上部;所述观察窗完全覆盖通孔,并通过螺栓和密封圈固定安装在绝缘筒前端上表面;所述M8铜嵌装螺母数量为4个,设置于绝缘筒前端下部,并且均匀分布在进出线套管的四周;所述加强筋对称的分布在绝缘筒内腔两侧壁上;所述爬裙数量为3道,设置于绝缘筒内腔底部,位于接地端静触头绝缘伞裙与隔离端静触头绝缘伞裙之间。
所述绝缘筒的材料为环氧树脂,采用自动压力凝胶工艺浇注而成。
所述真空灭弧室为断路器用真空灭弧室或负荷开关用真空灭弧室。
所述真空灭弧室外表面采用硅橡胶进行包胶。
所述绝缘筒外表面涂覆有镀锌层或半导电层,其中进出线套管的外表面、主母线套管的外表面、观察窗与绝缘筒的结合面和以M4螺纹孔为圆心以1.2cm为半径的圆形凸台面上没有该涂覆层。
所述进出线套管、主母线套管均为630A的IEC欧式标准锥形套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金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金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25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