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圈养大熊猫的营养窝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97317.0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2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可池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可池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4;A23K1/10;A23K1/1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2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圈养 大熊猫 营养 窝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 一种人工圈养大熊猫的营养窝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窝头中各成分按重量份计为:竹子15-18份,豆腐皮8-10份,苜蓿草6-8份、胡萝卜3-4份,大白菜3-4份,苹果4-6份,黄瓜2-4份,玉米粉15-20份,蛋黄粉5-8份,茶籽油2-3份、竹液10-15份;
所述竹子为竹笋、原竹或无杂质的竹废料;所述竹液为竹原纤维加工前处理过程中剩余的竹汁,经静置、过滤、杀菌处理制得。
2. 一种人工圈养大熊猫的营养窝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窝头以竹子、豆腐皮、苜蓿草、胡萝卜、大白菜、苹果、黄瓜、玉米粉、蛋黄粉、茶籽油、竹液为主原料,再在主原料基础上根据大熊猫不同条件下的需求,再加入纤维成分、蛋白成分或微量成分制得。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人工圈养大熊猫的营养窝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成分为南瓜、香菇、松蘑、木耳、麦片、荞麦面中的一种或几种;纤维成分的加入量为主原料重量的5-8%。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人工圈养大熊猫的营养窝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成分为鸡肉、牛肉、猪肝、兔肉、螺旋藻、黄豆、虾仁中的一种或几种;蛋白成分的加入量为主原料重量的8-10%。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人工圈养大熊猫的营养窝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成分为菠菜、苋菜、花椰菜、芦笋、猕猴桃、鱼籽、大豆的一种或几种;微量成分的加入量为主原料重量的5-8%。
6.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人工圈养大熊猫的营养窝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竹子洗净,切成5~50mm的片状后于250~300℃杀菌处理30min,再将竹片送入粉碎机粉碎成粒度为60~80目的竹粉,备用;将豆腐皮、新鲜苜蓿草切碎备用;
2)将胡萝卜去皮、苹果去核后分别切碎,与切碎的大白菜、黄瓜共同倒入搅拌机中,加入竹液打成菜汁,过滤;
3)将步骤2)过滤后的菜汁加入竹粉、蛋黄粉、茶籽油、切碎的豆腐皮和苜蓿草混合均匀后,加入玉米粉揉成面团,放入窝头模具中按压成型,再于100~120℃锅中蒸煮30-60min,放凉后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可池,未经张可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731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景观雕塑施工仿真模拟方法
- 下一篇:安全防护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