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换反应系统、包含其的改性聚酯生产系统及改性聚酯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96064.5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8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鑫;邱志成;金剑;孔令熙;汪少朋;吴一平;刘锦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19/18;B01J19/24;C08G63/78;C08G69/44;D01F6/8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10002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换 反应 系统 包含 改性 聚酯 生产 方法 | ||
1.一种交换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反应系统包括:
立式全混流反应釜(2),包括设置在其上的第一物料入口(1)和第一物料出口;
立式平推流反应釜(7),包括设置在其上的第二物料入口和第二物料出口(10);
其中,所述立式全混流反应釜(2)设置在所述立式平推流反应釜(7)的顶壁上,且所述第一物料出口与所述第二物料入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全混流反应釜(2)的底壁与所述立式平推流反应釜(7)的顶壁至少部分共用,形成共用釜壁,所述第一物料出口和所述第二物料入口重叠,且设置在所述共用釜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换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釜壁具有中部相对所述立式全混流反应釜(2)向下凹陷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全混流反应釜(2)和所述立式平推流反应釜(7)同轴设置,优选所述第一物料出口和所述第二物料入口重叠且位于所述立式全混流反应釜(2)和所述立式平推流反应釜(7)的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全混流反应釜(2)的长径比为0.5~~3,所述立式平推流反应釜(7)的长径比为2~20,所述立式全混流反应釜(2)的直径大于所述立式平推流反应釜(7)的直径;更优选所述立式全混流反应釜(2)的直径是所述立式平推流反应釜(7)直径的1.05~5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反应系统进一步还包括液位串级控制系统,所述液位串级控制系统包括:
液位变送器,用于感测所述立式全混流反应釜(2)内部液面高度,并根据所述液面高度信息发送液面高度信号;
电动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立式全混流反应釜(2)的第一物料出口与所述立式平推流反应釜(7)的第一物料入口的连通管路上,用于接收所述液面高度信号,并根据所述液面高度信号调节所述电动调节阀开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全混流反应釜(2)包括第一釜体和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
搅拌杆(5),连接在所述第一釜体上,且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釜体内部;
多个搅拌桨(6),轴对称或辐射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搅拌杆(5)上;
优选所述搅拌器包括多组沿所述搅拌杆(5)延伸方向平行排布的搅拌桨组,各所述搅拌桨组包括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多个所述搅拌桨(6),更优选所述搅拌桨组的组数为2~5组,更优选相邻两组搅拌桨组中各搅拌桨(6)交错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换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全混流反应釜(2)中还包括加热内盘管组件(3),所述加热内盘管组件(3)设置在所述第一釜体内,且环绕所述搅拌器设置;优选所述加热内盘管组件(3)包括以同心圆方式设置多组加热内盘管,各所述加热内盘管沿所述立式全混流反应釜(2)的轴向螺旋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换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平推流反应釜(7)包括第二釜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二釜体中的降膜组件,所述降膜组件包含多层平行设置的降膜单元(12);优选所述降膜组件包含4~40层所述降膜单元(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交换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膜单元包括:
多孔盖板(8);
溢流塔盘(9),沿物料流动方向设置在所述多孔盖板(8)的下游,且所述溢流塔盘(9)上设有溢流口;
优选,所述多孔盖板(8)具有中心朝上凸起的结构,且所述溢流塔盘(9)的溢流口位于所述溢流塔盘(9)的中心处,更优选所述多孔盖板(8)为锥形伞板。
11.一种改性聚酯生产系统,包括酯化系统、预缩聚系统和终缩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酯生产系统还包括按照物料流动顺序设置于所述酯化系统和所述预缩聚系统之间的改性剂在线添加系统和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交换反应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606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