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轧辊用高强塑积铸钢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92988.8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8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君;邵黎军;毛阿良;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共昌轧辊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2 | 分类号: | C22C38/1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李德溅;徐冬涛 |
地址: | 21425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辊 高强 铸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色金属材料,尤其是指一种具有较高抗拉强度、较高延伸率和抗热疲劳性能高且强塑积≥45Gpa%的轧辊用高强塑积铸钢。
背景技术
轧辊作为一种压延工具,在轧钢过程中承受着交变的热应力和轧制应力的作用,其材料的抗拉强度值和塑性指标的高低,决定了轧辊在使用过程中抗断裂和抗热疲劳的能力。目前大量使用的轧辊材料都存在强塑积低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断辊和容易生成表面热疲劳裂纹的问题,如中国专利201010290729.9公开了一种耐冲击型两辊粗轧辊及其制造方法,其材质中的化学组分及重量百分含量为:C0.30-0.65;Si0.35-1.20;Mn0.30-1.00;Cr3.00-5.50;Ni0.30-1.20;Mo0.50-1.50;V0.20-2.00;S≤0.02;P≤0.02;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其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虽然很高,但其强塑积和抗热疲劳性能仍然很低;如中国专利200510059342.1公开了一种辊身粹硬层硬度较高的冷轧工作辊合金,该合金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为0.9-1.2%,Si为0.85-1.25%,Mn为0.40-0.60%,Cr为2.50-5.50%,Ni为0.25-0.45%;Mo为0.25-0.45%,V0.05-0.15%,其余为Fe,其材料虽有较高的强度,但其延伸率、强塑积和抗热疲劳性能也仍然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较高抗拉强度、较高延伸率和抗热疲劳性能高且强塑积≥45Gpa%的轧辊用高强塑积铸钢。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轧辊用高强塑积铸钢,其特征在于:该铸钢材质中的化学组分及重量百分含量是:C为0.60~0.80;Si为2.30~3.0;Mn为0.80~1.20;S≤0.03;P≤0.03;Mo为0.40~0.80;Ni为0.60~1.0;V为0.40~0.80;Re为0.01~0.03;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
铸钢材质中的化学组分及重量百分含量是:C为0.65~0.76;Si为2.35~2.46。
铸钢材质中的化学组分及重量百分含量是:Mn为0.85~1.04;Mo为0.47~0.79。
铸钢材质中的化学组分及重量百分含量是:Ni为0.71~0.93;V为0.46~0.66。
其中:
C的作用:一定的C含量有利于铸钢材料强度的提高、提高材料的淬透性、同时又是碳化物形成元素;
Si的作用:Si能无限固溶于钢内,对铸钢材料起到固溶强化作用,并具有细化晶粒提高强度的作用;高含量的Si能抑制碳化物的析出,改善铸钢材料的塑性指标和提高材料抗热疲劳性能等的作用;
Ni的作用:在铸钢材料中Ni能提高材料的强韧性和淬透性,使材料获得较高的强度、韧性和抗热疲劳性能等的作用;
Mo和V的作用:Mo和V都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在铸钢材料中形成高度弥散的M2C和MC型碳化物,细化了组织,并提高了材料的强度,同时Mo又能提高铸钢材料的淬透性使材料获得更高的强度等作用;
稀土元素(Re)的作用:在铸钢材料中加入一定含量的Re能细化晶粒、控制碳化物的形态、抑制N、H等气体元素的析出、降低回火脆性和提高材料的韧塑性及抗热疲劳性能等的作用。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轧辊用高强塑积铸钢材料成分简单、容易制备,上述材料制备出来的轧辊用铸钢具有较高抗拉强度、较高延伸率和抗热疲劳性能高的特性,且强塑积≥45Gp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轧辊用高强塑积铸钢,其特征在于:该铸钢材质中的化学组分及重量百分含量是:C为0.60~0.80;Si为2.30~3.0;Mn为0.80~1.20;S≤0.03;P≤0.03;Mo为0.40~0.80;Ni为0.60~1.0;V为0.40~0.80;Re为0.01~0.03;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铸钢材质中的化学组分及重量百分含量进一步限定为:C为0.65~0.76;Si为2.35~2.46;铸钢材质中的化学组分及重量百分含量进一步限定为:Mn为0.85~1.04;Mo为0.47~0.79;铸钢材质中的化学组分及重量百分含量进一步限定为:Ni为0.71~0.93;V为0.46~0.66。采用上述材料制备出来的轧辊用铸钢的强塑积≥45G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共昌轧辊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共昌轧辊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29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