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精泻火清热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88145.0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2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戴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新旭堂茶业有限公司;徐天海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4108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精 清热 袋泡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是一种黄精泻火清热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代用茶是指选用可食用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等,采用类似茶叶的饮用方式(通过泡、煮等方式来饮用)的一类产品的俗称。是茶叶代用品,又称代泡茶、袋泡茶、代饮茶等。随着人们养生意识的增强,在茶饮料市场迅速扩大之后,代用茶已成为现阶段养生趋势。
黄精性味甘甜,食用爽口。其肉质根状茎肥厚,含有大量淀粉、糖分、脂肪、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和多种其他营养成分,生食、炖服既能充饥,又有健身之用,可令人气力倍增、肌肉充盈、骨髓坚强,对身体十分有益。黄精根状茎形状有如山芋,山区老百姓常把它当作蔬菜食用。虽现有市场销售代用茶的种类繁多,但远远不够现阶段市场的发展,尤其是涉及黄精代用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黄精泻火清热袋泡茶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黄精泻火清热袋泡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黄精4-6、车前子2-4、金银花3-5、山慈菇0.9-1、黑糖4-6、地黄叶3-5、韭菜根2-4、海虾粉4-5、豌豆豆皮4-6、黄桃6-8、桔梗粉5-7、蚕茧汁3-5、益母草3-5、花生芽6-8、食用仙人掌5-7、结球白菜8-10、枇杷9-11、营养添加液10-12和水适量。
所述的营养添加液,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绞股蓝0.8-0.9、榆叶1-2、女贞叶0.8-1、菟丝子0.7-0.9、竹荪4-6、菊花脑7-9、豆苗6-8、莲雾汁10-12、李子6-8、葛根粉5-6、海青菜4-5、葡萄籽3-4、蛋黄液3-5、胡椒粉1-2、大蒜1-2和水适量;
所述的营养添加液的制备方法:
(1)将绞股蓝、榆叶、女贞叶、菟丝子混合装入瓦罐内,加3-5倍的水,用大火煎煮,过滤取药液;
(2)将大蒜研磨成粉后与胡椒粉一起撒入蛋黄液内,同时加5-6倍的沸水搅拌,再与葛根粉、竹荪一起倒入锅内焖煮,再加适量的水,煮沸后过滤取汤汁;
(3)将海青菜、菊花脑、豆苗切碎后与葡萄籽混合,在打浆机内打浆操作,过滤取浆汁;
(4)将李子榨成汁后与莲雾汁混合,再与步骤1的药液、步骤2的汤汁、步骤3的浆汁一起混合搅拌成混合液。
一种黄精泻火清热袋泡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海虾粉、桔梗粉、豌豆豆皮、结球白菜、黑糖与营养添加液混合,加适量的水,在锅内焖煮,煮烂后过滤取汤汁;
(2)将山慈菇、韭菜根、地黄叶混在一起,加适量的水水提,过滤取中药过滤液备用;将黄桃、枇杷榨成果汁备用;
(3)将蚕茧汁、花生芽、食用仙人掌在打浆机内打浆,过滤取浆汁,浆汁与步骤2的备用果汁混合成混合液;
(4)将黄精、车前子、金银花、益母草浸泡在步骤1的汤汁内半小时,而后取出,再将步骤3的混合液与步骤2的中药过滤液依次喷洒在取出物表面,最后进行干燥破碎再装袋。
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其对于头昏头晕、口干作渴、多汗烦闷、肠炎、菌痢、麻疹、肺炎、乙脑、流脑、急性乳腺炎、败血症、阑尾炎、皮肤感染、痈疽疔疮、丹毒、腮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病症均有一定疗效。
地黄清热生津,凉后,止血;用于热风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烦渴、发斑发疹、阴虚内热、吐血、衄血、糖尿病、传染性肝炎。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的黄精泻火清热袋泡茶内有金银花、车前子、地黄叶等具有泻火清热功效的原料,长期饮用清热解毒凉血的效果好,另外本发明的原料还有海虾粉、蚕茧汁及多种食用蔬果,富含的营养丰富,药用保健功能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黄精泻火清热袋泡茶,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
黄精4-6、车前子2-4、金银花3-5、山慈菇0.9-1、黑糖4-6、地黄叶3-5、韭菜根2-4、海虾粉4-5、豌豆豆皮4-6、黄桃6-8、桔梗粉5-7、蚕茧汁3-5、益母草3-5、花生芽6-8、食用仙人掌5-7、结球白菜8-10、枇杷9-11、营养添加液10-12和水适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新旭堂茶业有限公司;徐天海,未经安徽省新旭堂茶业有限公司;徐天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81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