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延迟焦化焦炭塔在线监测及安全评估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87635.9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8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治国;伍耐明;李明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延迟 焦化 焦炭 在线 监测 安全 评估 系统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化工行业焦炭塔在线监测及安全评估系统,特别涉及延迟焦化焦炭塔在线监测及安全评估系统。
二、背景技术
从1930年第一套延迟焦化装置在美国投产和1938年第一套水力除焦的延迟焦化装置诞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延迟焦化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延迟焦化技术的提高,延迟焦化设备的设计制造也日益趋于大型化合理化。从我国第一套3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至2011年的多年发展,我国的延迟焦化总加工能力超过1100万吨/年,延迟焦化工艺已成为目前国内最主要的重油加工手段。
焦炭塔作为延迟焦化环节的关键设备,工况苛刻、塔体内部在工作各阶段应力应变复杂多变,且每个工作周期内塔体各部都承受着常温与高温的剧烈循环热冲击,从而使得焦炭塔在服役期间产生了诸如塔体各塔节形变,裙座处过渡段焊缝、塔节相接处环焊缝及堵焦阀接管部位出现裂纹等问题。
为了保证焦炭塔在服役期内的正常运行,提高经济效益,防止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对焦炭塔结构进行疲劳失效形式和可靠性分析以及剩余寿命的评估进行深入研究。
目前现有的安全生产规范规定的常规检验检测手段为定期设备停机后对其进行金相检测、磁粉检测、超声波无损探伤、全站仪结构尺寸测量等。通过以上手段的定期停机检验从而做出设备安全性定性评估。常规检验检测手段为周期离线式、定性式材料结构安全性评估,不能及时有效判断设备运行危险点且必须设备定期停机检查,给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延迟焦化设备长周期运行带来困难。
现有评估方法一般为高温低周疲劳或蠕变损伤理论,而大型焦炭塔的损伤失效中疲劳损伤与蠕变损伤同时存在,高温蠕变恢复对塔体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并且焦炭塔还同时存在着弹塑性变形的损伤。但目前对这些问题的定量研究还比较少,因而在实际的结构分析中上述效应都未加考虑。
因此,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焦炭塔的在线监测,不需要停机检查,对焦炭塔长期高效的运行带来很大益处,同时,本发明在常规评估手段的基础上还运用了结合高温低周疲劳与蠕变的线性耦合评估方法与基于弹塑性损伤失效理论的评估方法,对焦炭塔进行了全面的安全评估。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延迟焦化焦炭塔在线监测及安全评估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对焦炭塔离线与停机检测的问题,完善现有焦炭塔安全评估方法,以及填补现在对焦炭塔安全评估系统的空白。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延迟焦化焦炭塔在线监测及安全评估系统,相对与现有的监测和安全评估手段,该系统能够依据延迟焦化焦炭塔运行数据在线进行监测及安全评估,并在现有的安全评估方法中新增加了两种方法,分别为高温低周疲劳与蠕变线性耦合损伤理论安全评估方法和基于弹塑性损伤失效理论安全评估方法。该系统是由工艺模式和设计模式两个入口构成,工艺模式由运行工况设置模块、参数检查模块、仿真分析结果展示模块、塔体三维云图显示模块、云图选择模块、关键点历程追踪模块和安全评估模块构成,设计模式由工作区模块、数值模拟模块、硬件接口模块、安全评估模块、数据模块和帮助模块构成,通过工况设置模块与参数检查模块对焦炭塔进行有限元分析,在仿真分析结果展示模块中查询危险点与危险时段,在危险点安装传感器,采集其危险时间段的温度与应力值,结合实时测得的真实受力与塔体材料的表征参数运用安全评估模块中的经典低周疲劳破坏失效理论、蠕变损伤失效理论及评估方法,以及高温低周疲劳与蠕变线性耦合损伤理论和基于弹塑性损伤失效理论评估方法对焦炭塔进行安全评估,以实现对焦炭塔的实时在线监测;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针对140万吨/年级延迟焦化焦炭塔独特设备结构、材料及生产工艺条件进行精确有限元仿真建模,模型假设在进料、进汽和进水过程中塔内介质周向温度分布均匀不变,塔壁料位计、热电偶等检测设备小开孔忽略不计,外围设备、风载与地震载荷不予考虑,其余结构尺寸及条件均完全按照塔体实际运行情况输入系统精确建模,仿真计算确定出工作危险点及工作危险时间段。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根据计算结果,在危险地处安装传感器,采集其危险时段内实时的温度与应力参数,根据焦炭塔的实时情况进行分析,实现对焦炭塔的在线监测,并根据最新数据对焦炭塔有限元模型进行相应调整更新,以解决焦炭塔离线分析不准确的问题。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常规的高温低周疲劳损伤理论与蠕变损伤理论的基础上,新加入了弹塑性损伤理论和高温低周疲劳与蠕变线性耦合损伤理论的两种评估方法,以实现对焦炭塔更全面的分析。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76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