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浇筑钢筋混凝土柱柱脚时烂根的方法及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86542.4 | 申请日: | 2014-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1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徐再军;徐娅萍;徐鹏飞;段再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E04G21/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63003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混凝土柱 柱脚 楼地面 烂根 浇筑 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钢筋绑扎 钢筋连接 施工工序 施工效率 柱脚钢筋 绑扎 施工 砼柱 成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浇筑钢筋混凝土柱柱脚时烂根的方法及结构,该方法采用与现有技术施工工序相反的施工方法,即把楼地面梁和板的钢筋绑扎时,同时将对应层的钢筋混凝土柱的柱脚钢筋绑扎完成并于楼地面梁和板的钢筋连接,先浇筑对应层钢筋混凝土柱柱脚混凝土,然后再浇筑钢筋混凝土楼地面的混凝土,从而彻底防止钢筋混凝土柱柱脚烂根,本发明具有极强的适用优势,施工简单、快捷、经济、易于操作,不仅可解决柱脚烂根的难题,还能提高砼柱的成型质量,也能更好的控制楼地面结构的厚度,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浇筑钢筋混凝土柱柱脚时烂根的方法及结构,属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材料、操作人员技术熟练程度等原因,结构柱的混凝土浇筑经常出现烂根这一质量通病,就其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除了材料和人的因素外,主要原因是现有技术中在施工完楼地面混凝土后再通过钢筋混凝土柱柱脚模板浇筑钢筋混凝土柱柱脚时,钢筋混凝土柱柱脚模与楼地面混凝土接触不好,容易产生间隙,不但造成大量的漏浆现象,而且在此处的混凝土浇筑强度很难保证,既增加后期补修和清理的难度,又造成质量很好满足设计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浇筑钢筋混凝土柱柱脚时烂根的方法及结构,该方法可以从施工工艺上杜绝柱混凝土出现烂根现象,保证结构成型质量。避免因柱脚烂根造成反复修补及返工等人力、物力的浪费,从而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浇筑钢筋混凝土柱柱脚时烂根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与现有技术施工工序相反的施工方法,即把楼地面梁和板的钢筋绑扎时,同时将对应层的钢筋混凝土柱的柱脚钢筋绑扎完成并与楼地面梁和板的钢筋连接,先浇筑对应层钢筋混凝土柱柱脚混凝土,然后再浇筑钢筋混凝土楼地面的混凝土,从而彻底防止钢筋混凝土柱柱脚烂根;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楼地面梁、板和对应层的钢筋混凝土柱柱脚的钢筋同时绑扎完成并相互连接;
步骤二、钢筋绑扎完时,同时在钢筋混凝土柱柱脚与楼地面连接处安置模板支架;
步骤三、在模板支架下方竖直设有实现混凝土柱脚混凝土与楼地面混凝土相互隔离的快易收口网;
步骤四、将钢筋混凝土柱柱脚模板安装在模板支架上实现浇筑钢筋混凝土柱柱脚混凝土;
步骤五、待钢筋混凝土柱柱脚的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模板,再浇筑楼地面混凝土;
所述模板支架为框型结构,在模板支架底部设有支撑在楼面模板上的支腿,在模板支架上设有实现控制钢筋混凝土柱柱脚模板尺寸的卡台,模板支架的高度与楼地面混凝土厚度一致;
所述快易收口网所围成的内径尺寸与钢筋混凝土柱柱脚的外径尺寸一致,且快易收口网分别与钢筋混凝土柱柱脚模板和楼面模板接触。
一种防止浇筑钢筋混凝土柱柱脚时烂根的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柱柱脚模板,钢筋混凝土柱柱脚模板放置在模板支架上并与设置在模板支架上的卡台相互顶紧,模板支架的支腿支撑在楼面模板上,在模板支架下方设有竖直放置的快易收口网。
前述的防止浇筑钢筋混凝土柱柱脚时烂根的结构中,所述模板支架为框型结构,模板支架的高度与楼地面混凝土厚度a一致。
前述的防止浇筑钢筋混凝土柱柱脚时烂根的结构中,所述快易收口网所围成的内径尺寸与钢筋混凝土柱柱脚的外径尺寸一致,且快易收口网分别与钢筋混凝土柱柱脚模板和楼面模板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65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短信交互方法
- 下一篇:用于拆除大型煤气柜的脚手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