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合科技考古研究的文物展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84805.8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0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万俐;郑东平;田建花;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博物院;铜陵新九鼎铜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19/00 | 分类号: | G09F19/00;G09B2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合 科技 考古 研究 文物展 方法 | ||
1.一种结合科技考古研究的文物展陈方法,其特征在于:展示文物及外在显信息的同时,更着重展示对文物进行科技考古研究所获得的潜信息、进行模拟复原研究所获得的制作技术细节及复原的部件、供观众现场体验的文物部件以及模拟制作文物的材料和教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科技考古研究的文物展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潜信息包括文物原料的化学组成、产地来源、制作工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合科技考古研究的文物展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学组成信息通过对文物进行X射线荧光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的手段获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合科技考古研究的文物展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地来源信息通过对文物进行铅同位素、微量元素分析的手段获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合科技考古研究的文物展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作工艺信息通过对文物进行金相观察、扫描电镜分析、X光透视、CT扫描、三维扫描、三维打印及超景深显微分析的手段获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科技考古研究的文物展陈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科技分析获取的制作工艺信息准备相应材料和设备、工具进行文物的模拟复原研究,过程中用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进行记录,获得大量技术细节并展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科技考古研究的文物展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观众现场体验进行文物部分制作环节的模拟操作,制作部件为复原研究过程中所得,或是三维扫描打印所得,或观众自己采用原材料制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结合科技考古研究的文物展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供观众现场体验进行文物模拟制作的相关教程,教程的形式包括图文说明、影像资料、并组合排列兴趣文字问答题与三维扫描打印文物复制件联动,让观众思考、参与科技考古,以及工作人员的现场指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博物院;铜陵新九鼎铜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博物院;铜陵新九鼎铜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480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