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目标和干扰仿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83849.9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7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虞红;高阳;雷杰;杨召伟;杜惠杰;张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仿真中心 |
主分类号: | F41G3/32 | 分类号: | F41G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10085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目标 干扰 仿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仿真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红外目标和干扰仿真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红外制导系统的研制要求半实物仿真系统在提供目标仿真的同时,提供干扰的仿真,以往目标和干扰仿真系统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地面目标和干扰模拟系统+运动机构方式,即目标干扰都在地面生成并合成,通过安装在运动机构上的多块反光镜,将模拟场景反射到导引头入瞳,或采用传像光束将目标干扰景像传至五轴转台外框上的投射系统焦面再投射至制导武器入瞳。这种方式通常占地面积大,研制经费高.第二种方式是目标和干扰模拟系统直接安装在五轴转台上,如图1现有技术中红外目标和干扰仿真装置的光学系统原理示意图所示,该光学系统包括黑体1’、滤光片2’、视场光阑3’、第一分光镜4’、光闸5’、第一反射镜6’、衰减片组7’、第二反射镜8’、第二分光镜9’和投影物镜组10’;1’-2’-3’-4’–5’-6’-9’-10’为干扰光路,1’-2’-3’-4’-7’-8’-9’-10’为目标光路。该方案使用一个景象生成系统,即用一套黑体光源和视场光阑机构,通过第一分光镜从目标光路中直接分离出干扰光路,在目标光路中加入能量衰减机构。干扰弹分离运动通过反射镜6’的摆动来实现。目标光路和干扰光路最后通过一个反射式第二分光镜将两束光复合,经投影物镜组10’投影给导弹导引头。
但是上述方案具有以下缺陷:
(1)目标和干扰用同一个黑体和光阑,使得目标和干扰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单独控制,更不能控制目标的旋转。
(2)系统中使用了两个分光镜4’和9’,使得系统能量损失增加一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实验室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提供一种红外目标和干扰仿真装置,该仿真装置的红外目标与干扰的强弱和大小形状均单独可变,目标可以在视场中做旋转运动,干扰可在视场中做二维运动。红外和干扰仿真装置能够满足安装在五轴转台上的体积和重量的要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红外目标和干扰仿真装置,包括目标黑体、目标聚光镜、目标光阑、投影物镜组、干扰黑体、干扰聚光镜、干扰光阑和合束器;目标黑体、目标聚光镜、目标光阑的光轴与投影物镜组的光轴重合,干扰黑体、干扰聚光镜、干扰光阑的光轴与投影物镜组的光轴相垂直;合束器与投影物镜组的光轴呈45度设置,所述目标光阑和干扰光阑均安装在所述投影物镜组的焦平面上;所述合束镜为半反半透镜;所述目标黑体辐射的红外光经所述目标聚光镜后均匀照亮所述目标光阑,所述干扰黑体辐射的红外光经所述干扰聚光镜后均匀照亮所述干扰光阑;所述合束器将透射的红外目标和反射的红外干扰合束;所述投影物镜组将合束后的红外目标和红外干扰投射到无穷远。
采用上述结构的红外目标和干扰仿真装置由于具有目标黑体和干扰黑体两个红外光源,因此目标和干扰的强弱变化可单独调整,同时由于该仿真装置中只设有一个半反半透镜,因此对红外光源的利用率高。
优选地,该仿真装置还包括目标大小控制部件和目标旋转控制部件,所述目标大小控制部件控制所述目标光阑的大小变化,从而使得仿真的目标的大小发生变化;所述目标旋转控制部件控制所述目标光阑的旋转变化,从而使得仿真的目标发生旋转。采用上述结构后,目标的大小形状也可单独调整,同时目标也可以旋转。
优选地,该仿真装置还包括干扰大小控制部件和二维移动台,所述干扰大小控制部件控制所述干扰光阑的大小变化,从而使得仿真的干扰的大小发生变化;所述二维移动台控制干扰光阑做二维移动,从而使得仿真的干扰的位置发生变化;采用上述结构后,干扰的大小形状也可单独调整,同时干扰也可以在二维平面内移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红外目标和干扰仿真装置的光学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2示出本发明的光学系统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仿真中心;,未经北京仿真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38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防弹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迫击炮炮架驮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