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屈服强度在555MPa及以上的双相不锈钢管线管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82784.6 申请日: 2014-09-19
公开(公告)号: CN104264058A 公开(公告)日: 2015-01-07
发明(设计)人: 张春霞;张忠铧;蔡海燕;刘耀恒;许轲 申请(专利权)人: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22C38/44 分类号: C22C38/44;C21D1/18;C21D8/10
代理公司: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28 代理人: 杨丹莉;李丹
地址: 201900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屈服 强度 555 mpa 以上 不锈钢管 线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锈钢管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双相不锈钢管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开发的不断发展,含有较多CO2、少量H2S和Cl-等强腐蚀性油气资源的开采数量不断增多。另外,由于许多油气资源都处于较为寒冷的地区,在冬季节作业时,气温可以达到零下20度甚至更低。针对这样的恶劣环境,输送油气资源从井口到集中处理站的集输管线一般都需要采用高合金的产品才能够满足抗腐蚀的要求,诸如超级马氏体不锈钢或双相不锈钢等。但是对于一些油气资源丰度不高的区域,选择超级马氏体不锈钢或双相不锈钢等合金含量在20%以上的产品会给低储量油田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因此,随着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投入的不断深入,企业期望获得经济型的耐Cl-、CO2及微量H2S的输送管线管。

公开号为CN1429279A,公开日为2003年7月9日,名称为“马氏体不锈钢以及由其制备的无缝钢管”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不锈钢。该不锈钢含有下述组分(重量百分含量):Mn:0.1-0.3%,P:≤0.02%,Si:≤0.002%,Cr:10-13%,C:≤0.02%,Si:0.1-0.3%,Ni:5-8%,Mo:1.5-3%,N:≤0.02%。该不锈钢可以用于制造直径高达28″的无缝钢管。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马氏体不锈钢中的Ni、Mo的含量较高。

公开号为CN1875121A,公开日为2006年12月6日,名称为“耐腐蚀性优良的管线管用高强度不锈钢管及其制造方法”的中国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耐腐蚀性优良的管线管用高强度不锈钢管。该高强度不锈钢管是其组成的质量百分含量来计算的,其包括:C:0.001~0.015%,Si:0.01~0.5%,Mn:0.1~1.8%,P≤0.03%,S≤0.005%,Cr:15.5~18%,Ni≥0.5~5.5%,Mo:0.5~3.5%,V:0.02~0.2%,N:0.001~0.015%,O≤0.006%,且满足Cr+0.65Ni+0.6Mo+0.55Cu-20C≥18.5Cr+Mo+0.3Si-43.5C-0.4Mn-Ni-0.3Cu-9N≥11.5,C+N≤0.025。该中国专利文献所记载的不锈钢管通过低碳、添加大量合金元素的方法来提高耐腐蚀性能,为此,其具有较高含量的Ni、Mo等合金元素。

公开号为CN103703158A,公开日为2014年4月2日,名称为“奥氏体不锈钢”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奥氏体不锈钢。该奥氏体不锈钢包括16.00-30.00wt%的铬;8.00-27.00wt%的镍;不超过7.00wt%的钼;0.40-0.70wt%的氮,1.00-4.00wt%的锰;以及少于0.10wt%的碳,其中,锰/氮的比率控制为≤10.0。此外,该专利文献还公开了基于规定最小PREN(耐点蚀当量数)值的奥氏体不锈钢。上述专利文献中的奥氏体不锈钢的Ni、Mo等合金元素含量很高,故该奥氏体不锈钢的成本非常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屈服强度在555MPa及以上的双相不锈钢管线管,此外该双相不锈钢管线管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抗SSC(低温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性能和抗SCC(高温应力腐蚀开裂)性能,优良的耐腐蚀性能以及优异的低温冲击韧性。该双相不锈钢管线管的屈服强度达到555Mpa以上,并且在-20℃的温度下其低温冲击韧性达到100J以上。此外,本发明所述的双相不锈钢管线管的合金添加量少,生产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屈服强度在555MPa及以上的双相不锈钢管线管,其微观组织为马氏体和铁素体,并且其化学元素质量百分配比为:C:0.03~0.07%,Si:0.1~0.4%,Mn:0.1~0.5%,Cr:13.5~15.0%,Ni:0.6~1.5%,Mo:0.2~1.0%,N:0.002~0.08%,O:0.004%以下,并且各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满足Cr+1.5Mo+2Ni+16N≥16.5,Ni-3(C+N)≥0.5,Nb+V+Ti≤0.1,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本发明所述的双相不锈钢管线管中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主要为P、S和O元素,其中最好控制P≤0.03wt.%,S≤0.01wt.%,O≤0.004wt%。

本发明所述的屈服强度在555MPa及以上的双相不锈钢管线管中的微观组织是以马氏体组织为基体,铁素体为第二相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27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