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8666.8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63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昭二郎;清田纯洋;舘野教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DMG森精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5B19/18 | 分类号: | G05B1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日本奈良县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结构 干涉 干涉结构 三维模型 警告 模型产生 显示装置 标识部 结构体 显示器 移动 三维空间 三维模型数据 图像显示部 模型数据 显示图像 存储部 往移动 存储 图像 配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装置,使手动操作进行移动结构体的移动时,可从显示图像,确认移动结构体的移动情况,及移动的安全性。具备一显示器;一模型数据存储部,用于存储移动结构体及可能干涉的结构体的三维模型数据;模型产生部,用于产生各结构体三维模型,并将其配置于三维空间内;一干涉警告部位标识部,针对移动结构体的三维模型,当干涉结构体存在时,将移动结构体与干涉结构体有接触之虞的部位,设定为干涉警告部位,当干涉结构体不存在,将移动结构体往移动方向的最前端设定为干涉警告部位;一图像显示部,其以模型产生部产生的三维模型为基础,产生强调干涉警告部位标识部设定的干涉警告部位的图像,并于显示器上显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该装置连接到NC机床,至少,用于显示构成该NC机床的移动结构体的图像。
背景技术
在机床、机器人等被数字控制的机械产业领域中,从以前开始,刀架、主轴头、机械臂等移动结构体相关图像,即采用在显示器画面上显示的形态,操作员看着该显示图像,即可在不直接目视的情况下,掌握该移动结构体的动作状态。
作为一个用于显示移动结构体图像的装置,如下述专利文献1已经提出的传统数值控制装置。该数值控制装置,使用安装在机床内部的摄像机、该摄像机拍摄的录像数据,以及数值控制装置的内部数据,其包括重叠录像上文字信息形成显示图像数据的手法,以及一个用于显示该显示图像数据的装置。
根据该数值控制装置,通过摄像机,除了拍摄加工中的工件及工具的图像外,同时通过显示图像形成手法,重叠录像上的文字信息(工具刀尖的坐标位置),形成显示图像数据,被形成的显示图像数据相关图像,再通过显示装置进行显示。然后,借由将文字信息的显示位置,配置于该文字信息相关录像的附近,当操作员在视觉上识别这些显示图像之际,可以减少录像与文字信息之间视线移动的移动量。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号2005-190102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操作员操作机床时,在自动运转中,必须根据需要确认加工的进展状况与工具位置,另外,在手动操作中,通常要确认通过操作移动的工具和其他移动结构体的移动情况(是否让该移动结构体移动至预设的方向等),此外,针对移动方向的前方是否存在干涉物,进行这样的安全确认。
且根据该专利文献1的数值控制装置,它仅重叠显示工件和工具的图像,以及刀尖上的位置坐标相关信息,从这些显示的图像中,操作员仅可识别工具相对于工件的位置,以及该工具刀尖的位置坐标。
因此,在该专利文献1的该数值控制装置中,操作员手动操作时,原本必须确认的移动结构体移动情况(是否让该移动结构体移动至预设的方向),以及移动结构体是否在不受干涉物体干涉的情况下移动等安全确认,便无法进行。
本发明乃鉴于以上实情,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使操作员以手动操作进行移动结构体的移动时,可以从显示图像,确认该移动结构体的移动情况,以及其移动的安全性。
【解决问题的手段】
欲解决该问题的本发明,为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包括:一结构体,其中含有一个以上的移动结构体;一驱动机构部,用于驱动该移动结构体;一数值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该驱动机构的动作,并与一机床连接,所述机床具备可输入操作信号至所述数值控制装置的一输入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至少可显示该移动结构体相关图像。
一用于显示该图像的显示器;
一模型数据存储部,至少用于存储该移动结构体的三维模型数据,与所述移动结构体的可动区域内的其它结构体相关三维模型数据,所述其它结构体与所述移动结构体具有可相互干涉性(即:所述其它结构体为所述移动结构体的可动区域内,可能干涉该移动结构体的结构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DMG森精机株式会社,未经DMG森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86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