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对称触屏校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6722.6 | 申请日: | 201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78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唐超旬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5 | 分类号: | G06F3/045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2 | 代理人: | 王美花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金***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校准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对称触屏校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阻屏的触屏在使用之前都需要经过校准,获得从触屏坐标到液晶坐标的校准数据,tslib校准算法一般是采用在屏幕上显示关于屏幕中心对称的四个点和屏幕中心点来作为校准的触点,生产上采用工装对这五个点进行触碰以产生校准数据。但是生产线上生产的时候可能因为操作不当而导致校准的五个点顺序不符合预期,同时这样的校准也通过了校准算法的检验,产生了错误的校准数据,造成生产直通率低。原因是tslib算法中需要计算的校准数据本质上就是触屏坐标到液晶坐标的平移、缩放和旋转三个因子,因此错序的点只要能产生旋转的效果即可通过校准,如图1所示,对称分布的正确校准顺序是12345,以错序校准顺序43215来分析,对称分布相当于触摸屏旋转了180度,从而通过校准算法,这种错误校准数据降低了生产效率。初步的解决方法是要通过触屏的xy坐标的关系来限制校准顺序,但是前提是触屏的安装方向必须统一,这样的做法会使得触屏安装的工艺过于严格而不便于生产,因此期望能有一种不影响生产同时能解决错序误校准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非对称触屏校准方法,降低误校准率,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非对称触屏校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设计液晶屏校准点,保证液晶屏校准点为非对称分布;
步骤2、根据液晶屏上依次显示的校准点,依次点击触摸屏上相应位置,获得触摸屏校准点,采集触摸屏校准点的坐标;
步骤3、根据液晶屏校准点的坐标和所采集的校准点的坐标,计算校准参数,再利用已知的校准参数计算触摸屏校准点映射在液晶屏上点的坐标与步骤1中对应的液晶屏校准点坐标的偏差值;
步骤4、判断计算出的偏差值是否超过误差允许的范围,若超过或解不出来则提示校准失败,返回步骤2;否则校准成功,进入步骤5;
步骤5、保存校准参数。
进一步的,所述校准点的个数取5个,5个校准点是在原有对称分布的基础上进行不同方向的偏移,且偏移量大于误差允许范围,以形成非对称分布的校准点。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采用工装的方式点击所显示的校准点。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具体为:设液晶屏上显示的校准点坐标为PL,触摸屏上点击的校准点的坐标为PT,平移矩阵为MT,缩放矩阵为MS,旋转矩阵为MR,根据tslib算法得从触屏点坐标到液晶点坐标的映射方程为:PL=MR·MT·MS·PT,再根据液晶屏校准点的坐标和所采集的触摸屏校准点的坐标,联立方程组获得校准参数,再利用已知的校准参数计算触摸屏校准点映射在液晶屏上点的坐标,并计算出触摸屏校准点映射在液晶屏上点的坐标与步骤1中对应的液晶屏校准点坐标的偏差值,所述偏差值取纵坐标的差值和横坐标的差值中最大值。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非对称触屏校准系统,降低误校准率,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非对称触屏校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设计模块:用于设计液晶屏校准点,保证液晶屏校准点为非对称分布;
采集模块:用于根据液晶屏上依次显示的校准点,依次点击触摸屏上相应位置,获得触摸屏校准点,采集触摸屏校准点的坐标;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液晶屏校准点的坐标和所采集的校准点的坐标,计算校准参数,再利用已知的校准参数计算触摸屏校准点映射在液晶屏上点的坐标与设计模块中对应的液晶屏校准点坐标的偏差值;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计算出的偏差值是否超过误差允许的范围,若超过或解不出来则提示校准失败,否则校准成功;
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校准参数。
进一步的,所述校准点的个数取5个,5个校准点是在原有对称分布的基础上进行不同方向的偏移,且偏移量大于误差允许范围,以形成非对称分布的校准点。
进一步的,所述采集模块中采用工装的方式点击所显示的校准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67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