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2511.5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6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中岛毅;五十岚勋;长谷川严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646 | 分类号: | H01R13/646;H01R13/647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何欣亭;姜甜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1.一种电连接器,具备外壳、和被支撑在该外壳的多个接触件,该多个接触件在与对方连接器的嵌合部中接触部排列有上下2行,并且与电路基板连接的连接部排列有1行,所述多个接触件具备至少1对差动信号接触件、和在所述嵌合部与所述差动信号接触件对对置的接地接触件,所述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差动信号接触件对的各信号接触件,具有1个所述接触部及1个所述连接部,
所述接地接触件具有隔着与所述差动信号接触件对的2个所述接触部分别对应的狭缝相分离的2个所述接触部、以及1个所述连接部,
所述差动信号接触件对的所述2个接触部,在所述嵌合部中配置在上下2行中的第1行,
所述接地接触件的所述接触部,在所述嵌合部中配置在上下2行中的第2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地接触件还包括第3接触部,该第3接触部在所述嵌合部的所述第1行与所述差动信号接触件对的一方邻接而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第2差动信号接触件对,
所述第2差动信号接触件对的一方信号接触件的接触部,与所述接地接触件的所述第3接触部对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差动信号接触件对的另一方信号接触件的接触部,在所述嵌合部与第2接地接触件的接触部对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地接触件的所述连接部配置在所述差动信号接触件对的所述连接部及所述第2差动信号接触件对的所述连接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嵌合部的第1行,配置有所述差动信号接触件对的所述接触部、所述接地接触件的所述第3接触部及所述第2接地接触件的所述接触部,
在所述嵌合部的第2行,配置有所述接地接触件的2个所述接触部及所述第2差动信号接触件对的所述接触部,
所述第2差动信号接触件对的所述连接部,配置在所述接地接触件的所述连接部及所述第2接地接触件的所述连接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并列配置多个以所述差动信号接触件对、所述接地接触件、所述第2差动信号接触件对及所述第2接地接触件为1组的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狭缝从所述接地接触件的所述接触部的前端延伸到划定所述嵌合部的所述外壳的主体部的前壁。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狭缝的长度为从所述接地接触件的所述接触部的前端到划定所述嵌合部的所述外壳的主体部的前壁的长度的2/3。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狭缝的长度为从所述接地接触件的所述接触部的前端到划定所述嵌合部的所述外壳的主体部的前壁的长度的1/3。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地接触件的所述接触部的宽度与所述差动信号接触件的所述接触部的宽度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地接触件的所述接触部的宽度比所述差动信号接触件的所述接触部的宽度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未经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251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