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熔敷方法以及熔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9834.0 | 申请日: | 2014-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8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提坂裕至;佐藤正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29C65/16 | 分类号: | B29C6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9 | 代理人: | 王礼华,毛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法 以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射激光等光熔敷被加工物的熔敷结构以及用于实现该熔敷结构的熔敷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制造车辆用灯的工序之一,有将透明的前面罩一体地固接在呈容器状的灯体上的工序,作为进行该固接的技术,使用熔敷灯体和前面罩的技术。即,为以下方法:使得透明的前面罩与灯体抵接,相对该抵接面从前面罩侧投射激光,因该激光的光能量在抵接面使得两者熔融且接合的方法。又,为了提高由该熔敷方法所得到的熔敷质量,还存在以下技术:将呈透明板状的透明夹具配设在前面罩侧,由该透明夹具将前面罩推压在灯体上,在提高两者的抵接面的密接性的状态下进行熔敷。
但是,若使用这样的透明夹具进行激光熔敷,当投射在熔敷部的激光透过透明夹具以及前面罩时,有时点径增大,产生熔敷质量降低问题。即,投射激光在透明夹具或前面罩的表面发生折射,因该折射,熔敷面中的激光的点径增大。若点径增大,则激光的每单位面积的光能量(以下,称为“光能量密度”)降低,熔敷质量降低。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为了防止因透明夹具和前面罩的合计厚度尺寸差异引起激光的点径变化,使得该合计厚度尺寸相等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2502号公报
根据专利文献1的技术,点径保持均一在改善熔敷质量方面有效。但是,根据本发明人研究得知,在从激光投射方向看熔敷面凹形状的部位,难以使得激光的点径保持均一。即,详细在后文说明,如图6(a)、(b)所示,当在灯体1的熔敷面11a的局部存在截面为角形状或曲率半径尺寸小的凹区域12时,若将前面罩2载置在该熔敷面11a上,再将透明夹具3载置其上,投射激光L,进行激光熔敷,则从透明夹具3的表面向着熔敷面11a入射的激光在与熔敷面11a的凹区域12对应、形成在透明夹具3的表面的凹区域32中,向着两外侧方向折射,熔敷面11a中的激光L的点径在沿着凹区域12的方向增大。因此,在该凹区域12的熔敷面11a中的激光L的光能密度降低,熔敷质量降低。为了防止该透明夹具3的凹区域32的点径增大,考虑将透明夹具3的表面形成为平坦面,但是,这样,该凹区域中的透明夹具的厚度尺寸变大,产生因包含专利文献1记载的透明夹具的厚度尺寸偏差引起点径变化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提高由激光等进行熔敷的熔敷质量的熔敷结构以及熔敷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熔敷结构在第一部件上使得具有光透过性的第二部件密接,从上述第二部件侧投射点光,在上述密接面熔敷两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点光投射的上述第二部件的表面存在的凹区域的曲率半径为熔敷部的宽度尺寸的2倍以上。
上述“2倍以上”包括2倍。
在该熔敷结构中,例如,上述第一部件是灯具的灯体,上述第二部件是透光性罩,上述灯体的开口缘部和上述透光性罩的周缘部熔敷,在上述开口缘部和周缘部的至少局部形成上述凹区域,上述熔敷部沿着上述开口缘部和上述周缘部的长度方向延伸,上述凹区域的曲率半径为该熔敷部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尺寸的2倍以上。
本发明的熔敷装置包括:
保持手段(机构),将第一部件和具有光透过性的第二部件保持为密接状态;以及
光投射手段(机构),使得从光源射出的点光透过上述保持手段,从上述第二部件侧投射到与上述第一部件的密接的面,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保持手段的上述点光入射的表面存在的凹区域的曲率半径为上述点光的点径的2倍以上。
在该熔敷装置中,较好的是,上述保持手段作为具有透光性的透明夹具构成,相对上述第一部件推压上述第二部件,该透明夹具的上述凹区域具有与形成在上述第二部件的凹区域相同的曲率半径。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熔敷装置的保持手段密接保持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为了熔敷的点光入射的面形成的凹区域的曲率半径为该点光的点径的2倍以上,因此,透过第二部件投射在熔敷面的点光的点径或点面积不会无益地增大,能将用于进行熔敷的光能密度的降低率保持在所设定的水平,能制造高熔敷质量的熔敷结构。又,用该熔敷装置能实现本发明的熔敷结构,本发明的熔敷结构通过光能密度的降低率低的点光形成熔敷部,因此,能得到高的熔敷质量。再有,根据本发明的熔敷结构,能以均一厚度形成本发明的保持手段,能防止因厚度差异引起光能密度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本发明的汽车尾灯的外观立体图及其局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2(a)、(b)是用于说明灯体和前面罩、透明夹具的各凹区域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98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