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星体表面尘埃累积质量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9520.0 | 申请日: | 2014-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0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庄建宏;姚日剑;王鹢;邹昕;陈丽平;颜则东;郭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G17/04 | 分类号: | G01G17/04;G01G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付雷杰;杨志兵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星体 表面 尘埃 累积 质量 监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深空环境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星体表面尘埃累积质量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系内火星、月球、木星等表面有大量尘埃,对探测器的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研究尘埃的累积质量,需要一种简易的方法对其进行监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体表面尘埃累积质量监测方法,能够简单、有效地测量出星体表面的尘埃累积量。
本发明的星体表面尘埃累积质量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设计尘埃监测仪;
尘埃监测仪包括光源、光敏感器、盖板和用于改变光路的镜面,尘埃监测仪探头设有向上开口的空腔,防尘盖设置在空腔上方,镜面设置在腔底,光源位于空腔侧面,光敏感器位于光路的反射和/或折射光路上;
步骤2,在地面上采用尘埃监测仪进行尘埃质量-光敏感信号曲线标定;
步骤2.1,将步骤1的尘埃监测仪放置在真空环境中,并位于扬尘装置的下方;
步骤2.2,打开盖板,并启动扬尘装置模拟星体表面尘埃沉降,在镜面上均匀沉积尘埃,然后关闭盖板,开启光源、光敏感器,测量当前光敏感器信号相比于无尘情况下的信号变化,测量镜面上沉积的尘埃质量;
步骤2.3,重复步骤2.2,得到镜面上沉积尘埃质量与光敏感器信号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曲线拟合,获得标定曲线;
步骤3,进行星体测量;
步骤3.1,探测器携带尘埃监测仪着陆星体表面,展开尘埃监测仪,调节其镜面至水平位置;
步骤3.2,尘埃监测仪开机,进行自检和测量光敏感器信号的初值;
步骤3.3,打开盖板,在自然环境下沉积尘埃;一定时间后,闭合盖板,测量光敏感器信号相对于所述初值的变化量,代入步骤2获得的标定曲线中得到尘埃累积质量;
步骤3.4,重复步骤3.3直至任务结束。
其中,所述光源为半导体激光器或发光二极管。
所述光敏感器为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敏电阻、CCD、CMOS或光电池。
所述镜面为高反射镜,反射率大于80%;光敏感器位于光源光线的反射光路上。
所述镜面为高透射镜,透射率大于80%,光敏感器位于光源光线的透射光路上。
所述镜面为透射率与反射率相当的折反镜,透射率与反射率之比在0.6~1.5之间,具有两个光敏感器,一个位于电源光线的反射路线上,另一个位于电源光线的透射路线上,分别测量反射光路光敏感器信号变化和透射光路光敏感器信号变化,然后将相同尘埃质量下的反射光路和透射光路的光敏感器信号取平均值,绘制尘埃质量-光敏感器信号平均值关系曲线,该关系曲线即为标定曲线。
当镜面为高反射镜时,所述光源入射角为30~70°。
当镜面为高透射镜或折反镜时,所述光源入射角小于45°。
进一步地,在空腔侧面内壁内设有光路传输通道,所述光源和光敏感器位于光路传输通道内,光源处的光路传输通道用于光的准直,光敏感器处的光路传输通道用于光的准直和吸收杂散反射光。
进一步地,步骤3.1中,设置镜面与水平面的误差小于±10°。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尘埃监测仪结构简单、功耗低、体积小、受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小。
(2)本发明的尘埃监测仪设有光源,能够不受太阳光线的影响,并且在夜晚也能继续对尘埃质量进行监测。
(3)当镜面为高反射镜时,光源的入射角度在30~70°之间时,本发明设备安装较为方便,且光敏感器信号强度较大,便于测量;当镜面为高透射镜或透射率与反射率相当的折反镜时,光源的入射角度小于45°时,光敏感器较为敏感,信号大,变化幅度大,便于测量。
(4)在尘埃监测仪的空腔侧面内壁内设置光线传输通道,光源和光敏感器位于光线传输通道内,有利于光的准直,同时,光敏感器处的光线传输通道还能吸收其他方向的杂散反射光,使测量结果更为准确。
(5)相对于传统方法的光学探测(激光粒子计数器)、碰撞探测器、石英晶体质量沉积探测等,本方法更为简单易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星体表面尘埃累积质量监测装置探头示意图。
图2为地面标定测量曲线。
其中,1-光源,2-光敏感器,3-盖板,4-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95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